太多的时候,我们逛商场,参展会,饥肠辘辘,总是在不远间就能发现一个卖盒饭的老板,生意火爆。这些商机被几个80后大男孩发现后,他们决定通过卖快餐盒饭赚钱,不久后,这个看似不赚钱的行业被他们做的有声有色,逐渐发展成一家大公司,成功通过卖盒饭赚钱。
一年前,高鹏、张欢和董楠,三个80后大男孩30万元兴办一家公司卖盒饭。一年后的明天,公司月营业额已达60万。
2009年4月15日,三人兴办的公司正式停业,从事餐饮的他们选择为公司送盒饭。谈及创业初衷,有过酒店任务经历的高鹏和张欢均以为,“在西安,送餐业务有宏大空间,但至今短少成规模企业,多是家庭作坊的消费方式。”
董楠与张欢是冤家,张欢与高鹏是同窗,三人一拍即合。没钱,张欢卖掉本人奥迪车筹资20万,高鹏和董楠各出5万,共30万元兴办公司。创业前,董楠家人曾经为他联络事业单位任务,“但我想亲身阅历,一步一步生长。”他回绝了事业单位,本人搭建梦想。
开业第一个月,营业额只要六千元,第二个月也只要八千元。发传单和电话推销均收效甚微,“接传单的人转手就扔了,他们觉得只是又一家作坊卖盒饭。”总经理张欢回想。
没钱在传统媒体做广告,公司只能在网上推行。但这一招为他们博得大客户。“一家在高新办厂的美国企业联络我们,调查后确定送饭。”仅半夜一顿,就要千余份。接到大订单的当月,公司营业额超越20万。在张欢和销售总监高鹏看来,“美国公司选择我们,基本还是饭菜质量和食品平安。”“这是高危行业,哪怕一次食品平安事故,公司就彻底完了。”张欢说。为此,从推销蔬菜、肉类等原资料开端,便要求一切供货商出具质量证书且签署协议,“供货工夫都有要求,早上6点前必需到位,否则送餐就会迟到。”高鹏引见。
对员工的卫生要求也是苛刻的。墙上悬挂的卫生制度规则:制止挖鼻子、在厨房里制止摸头发。甚至装食品的饭盒,也比可降解的饭盒更环保,可以直接熄灭,像纸一样烧成灰。
张欢坦言,公司虽然现已开端盈利,“但很少,甚至可以疏忽不计。”担任财务的董楠说,高本钱,来自六七十名员工的本钱,来自原资料的本钱。
但他们不会保持本人的规范,并决议向提供公关团膳的更高目的进取,“就是给大公司提供高层次的冷热餐。”张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