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开公司骗人的大吴窦某,在被工商部门查处移送后,不愿看到更多人跳进这个坑,详细曝光了加盟骗子公司的七大操作套路。
花钱买公司造资历
有的人通过中介花钱买下一个注册了但没有运营的公司,然后通过股份转让、企业更名、增加经营范围等方式变成自己的公司。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公司看起来经营了很久,更有欺骗性。
合同严密拖垮受骗者
找精通法律的律师,帮他们起草严格的合同,逃避责任。那些发现自己被骗的人很容易把损失要回来,或者为自己被拖下水制造论据。管理部门也不能只从法律条文上帮他们,因为双方都签了,很难认定合同欺诈。
重金包装形象迷惑人
花上百万甚至上百万把办公场所装修的富丽堂皇,看起来“高大上”,挂上一些励志名言,在传单上印上二三流明星代言,达到欺世盗名的目的。
虚假宣传“钓鱼”圈钱
想“捞”就要舍得宣传。窦某说,通过做虚假广告,把产品炒作起来,可以吸引投资人加盟。
事实上,这些专门招商加盟骗钱的公司,对自己的骗局都是精打细算,不断调整策略,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参加招商行动的利润远远高于投入成本。
固定回答模式来套钱
任何创业项目都伴随着夸大宣传,比如“投资三五万,年入百万”“无风险盈利项目”。
如果投资加盟商提问,一般都有严格的回答模式和处理技巧。业务经理处理不了,就找“总经理”,“总经理”随便承诺,目的就是让你的加盟费先进去。
参观探访让人雾里看花
无论是投资人参观总部,还是参观生产车间的样板间,都采用人盯人战术,所有参观考察都在他们的完全掌控之中。其实这些样板店和生产线都是专门为加盟商设置的。几轮下来,大部分投资人已经快被灌得入迷了,晕头转向,赶紧签约付款。
加工的产品永远不合格
用于诈骗的项目中,有一种是加工回收的,但一般都极其简单易学,常见的伎俩有:一是打着高科技的幌子设置陷阱;二是以高额回报为诱饵;三是让产品永远不合格。
比如养殖冬虫夏草,生产清洁球等各种骗人的项目,先高价卖出种子、设备、原料,承诺全部高价回收。但是,这样一来,他们就保不住了,或者说,总是达不到他们的验收标准,让投资人血本无归。提醒
投资者应警惕“钱景”的诱人加入
东西湖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工商部门一方面在解决投诉,另一方面也在受理新的投诉。虽然工商、公安等部门。联合整治此类公司,取得了一些成效,大部分受骗者拿回了全部或部分加盟费,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据悉,这些骗人的加盟商在办理牌照时,很多都使用假身份证,即公司股东和实际经营者属于“两张皮”。事情严重了,运营商说在工作,然后查注册信息。“老板”确实另有其人,但无迹可寻。
针对这种情况,该局在登记窗口安装了身份证和指纹识别系统,要求招商企业法定代表人持身份证办理证照,促进其规范经营。提醒工商投资者,天上不会掉馅饼,只有陷阱。面对钱景诱人的加盟,投资者必须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