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几天前,好朋友小啊联系我,说她准备给女儿买一份重疾险。
我一听,这是好事。1990年后出生的漂亮女孩小啊,升级为妈妈后,处处为孩子着想,连风险防范意识都提高了。
但是小啊接下来的话让我的心紧张起来,眉头紧皱。
她说:“我挑来挑去觉得《少儿平X福2019》不错,100种重疾保障,感觉保障很全面……”
我没让她说完,而是问了一个问题“你知道选择儿童重疾险有哪些坑吗?”
“坑?我一直以为只要重疾险全面,保额高就行了。”
我无语了。估计这个回答是很多新手妈妈的心声,想给宝宝最好最全的保障,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保险里的门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决定给小啊上一堂免费课,而不仅仅是给她某个产品的建议。
接下来,我给小啊灌输了两个小时的知识。
下面我就把重要的问题总结出来分享给大家,帮助大家避开儿童重疾险的各种坑~
第一坑:保100种病真的比保40种病好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清楚地知道两件事。第一,很多看似保障很多疾病的保险条款,实际上是把一些传统疾病拆分成两三种疾病,或者把一些疾病概率几乎为零的疾病包含在内。第二,儿童期的高危疾病与成年期不同。在选择儿童重疾险时,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儿童的特定疾病。
也就是说,以疾病数量为目标,贪多是没有用的,只有覆盖孩子的多种重疾才是关键。
根据历年数据,以下疾病属于儿童多发病,在选择儿童重疾时可以作为衡量和比较产品的标准。
恶性肿瘤(白血病)、重型颅脑损伤、重症川崎病、重症脊髓灰质炎、重症肌无力、重症手足口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疾病或意外引起的智力低下、重症莱特综合征、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终末期肾病、成骨不全型等。
其中,恶性肿瘤、重症肌无力、再生障碍性贫血、终末期肾病属于重疾险的标准,即每一款重疾险产品都会纳入。建议除这四种疾病外,还应考虑川崎病、1型糖尿病、脊髓灰质炎、重症肌无力和严重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如果涵盖了这些特定的重疾,可以称之为一份合格的少儿重疾险。
第二坑:早产、遗传性、先天性疾病不能落户?
在购买少儿重疾险时,需要仔细阅读产品的健康告知和除外条款,对比需要注意的两点:
一个是在大部分产品的健康告知中,对早产、难产、窒息、体重低于2.5公斤等有限制。而更宽松的是只适用于两岁以下的儿童。对于那些两岁以下,身体不是特别健康的宝宝,可以考虑购买一年期的重疾险产品。这类产品的健康信息相对宽松,作为临时保障总比没有强。
还有一点是关于先天性疾病的。资料显示,先天畸形、畸形、染色体变异一直占据5岁以下住院儿童死亡原因的前三位。目前市面上所有的儿童重疾险都将遗传性疾病、先天畸形、疾病、先天畸形或染色体异常列为除外责任。所以一旦发现孩子有此类疾病,很难购买重疾险产品,理赔也不会成功。
第三坑:同一疾病不同产品理赔标准不同?
以川崎病为例。川崎病是一种以系统性血管炎为主要损害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儿童疾病,高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目前,有四种儿童重疾保险
D类产品要求只要动脉瘤持续180天以上或者做了其中一次手术就可以理赔。
因此,在购买儿童重疾险时,一旦同类型产品难以选择,家长可以花一点时间比较常见疾病的条款,选择理赔标准相对宽松的产品。
第四坑:概念问题导致的歧义
这个问题主要是关于保险条款中疾病保障范围的问题,可能跟包巴巴和马宝心里理解的不太一样,所以理赔容易出现纠纷。比如最典型的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儿童常见的传染病。目前其发病率虽高,但治愈率也很高。因此,在儿童重疾险的保险条款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重症手足口病”,也就是说手足口病需要伴有所列的危重并发症之一,才可以理赔。
所以,不符合上述条件的人,即使患了手足口病,也不能得到理赔。
最后,我想回答一些关于儿童重疾险的问题,标准问题。例如:
1.儿童定期重疾险和终身寿险该选哪个?
定期更划算,杠杆率更高,不易受通胀影响。
2.返还型重疾险和消费型哪个好?
消费类型。返还型太贵,不如增加保额,然后把省下来的钱用于其他投资,赚更多的钱。
3.有保费豁免吗?
好的。少儿重疾险包含了投保人的豁免,投保人的豁免绝对是加分项,避免了因家庭变故而无法承担后续保费。
重疾险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险种,很多家长刚接触的时候确实很迷茫。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避开儿童重疾险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