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买了假货直接被黑了。你有没有在微信商家买到假货后直接被拉黑的经历?下面小编就来推荐一个买到假货后微信直接被黑的案例。
去年蔡女士去韩国旅游的时候买了一款气垫BB霜,感觉很好用。“我在朋友圈看到一个朋友代购韩国化妆品,正好是我用过的。想到平日关系不错,就在她那里买了一盒。用了两次,感觉和之前买的越来越不一样了。味道特别香,水分也没那么好。”蔡女士告诉《淮河早报》,在购物前,她的朋友承诺这是真的。如果她要求回报,她会觉得很没面子,还得吃哑巴亏。
李女士喜欢买包,朋友圈里经常有人推荐各种品牌的时尚包。上个月,在“朋友圈”朋友的推荐下,她买了一个所谓“蔻驰蔻驰”品牌的手提包,价格不到市场价的1/2。结果不到一个月袋子表面就出现了裂纹。李女士在上海出差期间,发现品牌专柜有一个“受伤”的包,经鉴定是“假货”,这让她十分尴尬。
“朋友圈是熟人生意。如果有一些质量问题或者价格纠纷,不会因为感觉而追究商品质量。这种气候一旦形成,会怎么样?”李女士把信息发给一个卖包的朋友,立刻被拉黑。
“朋友圈营销是熟人生意,成交率比较高。但是,大多数‘微信业务’没有实体店,店铺的真实信息不完整。一旦出现消费纠纷,维权相当困难。”市工商局质监局12315中心主任曹桂旭告诉记者,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涉及微信、QQ的消费者投诉呈直线增长趋势。
“最近几乎每周都会接到消费者关于微信购物的投诉,主要涉及品牌化妆品、服装、包包等。”私人卖家直接在微信朋友圈喝酒卖货。购物时,他们直接通过网银支付,而不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等中间环节。这种支付方式风险很大。另外,由于没有相关的营业执照证明,卖家收到货款后是否发货,商品的售后服务如何,完全取决于卖家的诚信。这些因素都增加了消费风险和维权难度。
小编提醒消费者不要因为熟人而盲目相信微信卖家。另外,在添加陌生商家为微信好友时,要详细了解卖家的真实身份和商品来源,充分确认卖家的基本信息后再进行支付消费。购物不宜选择贵重物品。购买商品时,要注意保留聊天记录、网银支付记录、银行汇票、卖家姓名、身份证号等。作为代金券来降低购物风险。这就是小编分享的所有内容。想了解其他内容的朋友记得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