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全球速卖通将于今年7月1日采取新的物流寄递政策,明确规定除特殊类别商品外,全球速卖通卖家不得使用线下经济物流(即无法追踪的平邮)。
据了解,升级后的全球速卖通物流政策将根据不同的国家执行不同的物流标准。
对于销往美国的订单,全球速卖通将允许卖家在支付金额大于或等于5美元的情况下,在标准物流服务中使用“电子邮件”、“全球速卖通无忧物流-标准”和快递物流服务,而不允许使用其他标准物流服务和经济物流服务(特殊商品除外)。
支付金额低于5美元的,允许卖家使用标准物流服务、快捷物流服务和线上经济物流服务,不允许使用线下经济物流服务(无法追踪的平邮)。
对于美国以外的国家,将允许标准物流服务、快捷物流服务和线上经济物流服务,不允许线下经济物流服务(无法追踪的平邮)。
7月1日,全球速卖通调整了新的物流政策。
同时,从7月1日起,买家在全球速卖通下单时,页面只会显示符合物流政策的物流模式。如果卖家不修改运费模块,部分买家可能无法下单。
全球速卖通指出,线下经济物流(不跟踪平邮)找不到任何跟踪信息,会影响买家在全球速卖通购物体验的确定性,卖家也会面临较高的纠纷和未收到货物投诉风险,并会影响卖家的各项经营指标。
其实网上经济物流服务国内段的物流信息是可以查询的,有的国家提供目的地国家的物流信息,但是不提供妥妥包裹投递的信息。因此,全球速卖通表示,在物流服务方面,全球速卖通平台推荐卖家使用时效更快、物流信息可追溯的标准快捷物流,允许线上经济物流,线下经济物流将不允许。
对于这一新的物流政策,一些卖家指出,全球速卖通在禁止低价邮包后可能会提供整体产品价格,最直接的影响将是减少其店铺的销售。
事实上,据亿邦动力网了解,除了这次对物流配送方式的硬性要求,从去年年底开始,全球速卖通就开始进行相对颠覆性的改革,密集发布三项新政,希望将平台从过去的C2C模式转型为B2C。
去年12月7日,全球速卖通宣布正式推出全平台招商准入制度,根据平台内不同业务类别收取年度技术费,并限定每家店铺只能选择一个业务范围进行经营。
3月22日,全球速卖通正式发布通知,将为全球速卖通平台的卖家设立企业身份准入门槛。对于无法在今年8月15日前完成企业身份认证升级的个人认证卖家,全球速卖通将下架其线上产品,并取消其平台运营权限。
上月12日,全球速卖通官方宣布,全球速卖通平台将全面实施产品品牌化,部分品类将不允许无商标产品的存在。6月30日之后,这些类别的商家将无法发布无商标产品。8月15日之后,该品类下的店铺不允许存在无商标的产品。
再加上这次物流改革,全球速卖通通过收年费、企业资质、品牌资质、物流等对卖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此,一些有经验的跨境电商业内人士指出,在C2C向B2C快速转型的过程中,全球速卖通的GMV(电子商务交易额)可能会下降。
“由于许多卖家没有跨过门槛就离开了全球速卖通,他们的产品或店铺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买家基础。当这类商店的产品下架后,消费者实际上不会很快转移到保留的产品并进行购买,因此一些买家很可能会在暂时不购买这类产品的情况下失去它们。”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然而,一些卖家对Al的转型持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