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副猪嗜血杆菌在我国多个省份和地区均有发生和流行。副猪嗜血杆菌已成为一些病毒性疾病(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继发疾病,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副猪嗜血杆菌的临床症状和病例变化。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临床症状
该病多继发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流感病毒、猪呼吸道冠状病毒、肺炎支原体和猪圆环病毒2型等病原体的感染,或这些病原体的混合感染。人工接种试验的潜伏期为2 ~ 5天,一般几天内发病。临床表现为发热、食欲不振或厌食、眼睑水肿、鼻孔周围有脓性分泌物。反应迟钝,咳嗽,呼吸困难,共济失调。关节肿胀,跛行,倾斜。可见粘膜发绀、虚弱,然后因窒息和心力衰竭而死亡。急性感染的母猪可能会流产。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理学变化
主要的肉眼病变有胸膜、腹膜、心包、关节浆膜,甚至脑膜蜂窝织炎,表现为单个或多个浆膜表面有浆液性或脓性纤维蛋白渗出物,浆膜和关节表面覆盖有淡黄色的蛋皮或线状假膜。腕关节和跗关节病变发生频率高,脑膜病变少见。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一致灰白色。显微镜下可见渗出液中纤维蛋白、中性粒细胞和少量巨噬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