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病毒性疾病是控制高热的前提,控制病毒性疾病的首要任务是免疫。要做好病毒性疾病的免疫工作,在保证疫苗质量的同时,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有条件的要定期进行抗体监测,以保证免疫效果;同时,要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尽可能提高生猪健康水平。
免疫接种
猪瘟免疫:公猪每年免疫2次,鼓励母猪产后至断奶前免疫,或每年免疫2次,剂量为每头4头;商品猪:20日龄第一次免疫,60-65日龄第二次免疫,第一次免疫4头/头(以减弱母源抗体的干扰),第二次免疫5头/头;新购商品猪群稳定后,每周补饲4 ~ 6头/头。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提前免疫。
伪狂犬病免疫:伪狂犬病是一种重要的高热病原体,已成为世界上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给养猪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免疫程序为:公猪每年免疫3次,母猪每年免疫4次或分娩前3-8周免疫1次。仔猪可根据各场情况在断奶前后免疫一次,收购的商品猪在畜群稳定后免疫一次。
哮喘的免疫:高热时哮喘的危害往往被忽视,没有哮喘的蓝耳病感染不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免疫接种是控制哮喘的有效方法。一般免疫程序为:7日龄仔猪2ml/头,21日龄仔猪2ml/头。种猪在3-4月龄时再免疫一次,之后种猪每年免疫两次。
蓝耳病免疫:种公猪每年免疫3次,种母猪每年免疫3次或分娩前21-35天免疫1次,每头猪用灭活疫苗4 ml。减毒疫苗可用于紧急免疫,待猪群稳定后再使用灭活疫苗。10-15日龄商品猪第一次免用灭活疫苗2 ml,第二次免疫间隔2-3周,使用灭活疫苗1支。
加强饲养管理
定期消毒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定期对猪舍和猪场的环境进行消毒是减少疾病的有效途径。控制猪圈环境,夏季避免高温高湿,加强通风降温。实行“全进全出”制度,尽量减少猪群的调混次数,减少应激因素。提高饲料质量,加强营养,尽可能选择优质配合饲料,控制霉菌毒素,提高猪的综合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