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新闻:
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发生在许多养猪场。以下是边肖推荐的一些预防措施:
一、预防方法
1.发病期间,口蹄疫免疫会推迟到注射后65天甚至70天,但母猪必须处于高免疫状态。分娩前四周,接种各类疫苗,按计划注射口蹄疫、伪狂犬病、传染性胃肠炎、猪瘟疫苗,使母猪处于高免疫力状态。减少仔猪因应激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在保育期尽量减少各种疫苗的注射。
2.把育雏饲料调成含有一定水分的湿饲料喂猪,相对可以降低发病率。
3.降低饲养密度,比单纯药物预防更有效。建议育婴室每头仔猪有0.35-0.4平方米的生存空间,生长猪有0.7平方米以上的生存空间。每栏猪数以10-12头为宜,这样可以相对降低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
4.尽量不要让每天早晚温差太大。仔猪断奶后两周内的环境温度应为28-30。温度不当对猪的呼吸道疾病影响很大。
5.天气热的时候,不经过育婴室,直接把断奶仔猪转移到生长棚。
6.加强猪圈通风对流,改善猪圈空气质量。育婴室的猪圈用不透气的隔板隔开,限制小猪的直接接触。
7.断奶前后3天内尽量避免注射各种疫苗和阉割仔猪。
8.从分娩、保育、生长到配种严格采用全进全出饲养方式,尽量减少断奶日差,避免饲喂日差过大的猪。每批猪出栏后,猪圈都要经过严格的清洗消毒,空置几天后才能转入新的一批猪,对控制这种疾病能起到重要作用。由于病毒对常用消毒剂不敏感,尤其是猪圆环病毒型(PVC- 2),常用消毒剂对其无影响。应选用新型广谱高效消毒剂,也是国内公开承诺杀灭圆环病毒的消毒剂康。进入产房的母猪必须彻底清洗消毒。
9.保持猪合理均衡的营养水平。定期检查或测试饲料质量。被霉菌毒素污染严重的饲料一定要丢弃,以免因小失大,保证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
10.尽量减少生猪调运和混养的次数。换组和混组次数越多,呼吸道疾病发病率越高。减少各种应激因素,让猪生活在舒适、安静、干燥、卫生的环境中。
1、仔猪应尽量减少寄养,防止交叉感染。如确需寄养,必须在母猪分娩后24小时内进行,仔猪10日龄内阉割,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
二、药物控制
当猪发生大规模疾病时,治疗效果一般不理想,应在仔猪发病前加强药物预防。疫病流行时,应在仔猪发病前加药预防。当发生流行性疾病时,应尽快采取措施给药,以减少继发感染造成的死亡。
1.对于泌乳母猪,在分娩前一周至分娩后四周,可在母猪饲料中添加1公斤/吨的护肠舒(主要成分:六喹酸钠)。
2.通过在饲料中添加500克/吨的致远泰妙和1千克/吨的强力霉素来控制仔猪。从出生后2周到断奶后2周添加。
3.生长猪和育肥猪应在12-13周龄和17-18周龄使用有效药物进行预防。比如在饲料中添加1.5公斤/吨的胡畅舒,每次一周左右。
4.后备猪按1kg/吨添加护肠舒,每月一次,每次一周,直至配种。
三、定期驱虫
蛔虫幼虫通过肺部移行,肺丝虫病会加重呼吸道疾病。地诺普利(主要成分为伊维菌素、阿苯达唑和增效剂)应在断奶仔猪转入苗圃后,按1kg/吨添加一周。每六周驱虫一次。
五、病猪及时护理
感染呼吸道疾病的猪应该被小心照顾和隔离。由于病猪因饮水量和进食量减少而不能服用足够的药物,所以病情较轻的新感染猪可以使用泰诺(富马酸等。)和地力仙(人参皂苷、氟苯尼考等。)注射,有一定效果。对病情严重、治疗效果不佳的病猪要及时果断淘汰,防止疫病传播。
该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应坚持预防为主,采取综合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以上消息由品牌畜牧网报道。更多资讯请持续关注我们: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