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在小龙虾养殖过程中,通常的解毒更倾向于生物菌来改善水质净化,而消毒更倾向于消毒杀菌,倾向于杀死所有病菌。当然,这里没有有益菌和有害菌之分。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如下:
1.解毒倾向于合理处理小龙虾养殖中的有机物。不管具体表现是什么,不管具体有毒物质是什么,根本原因是虾场(塘口)的有机物正常循环出了问题。有机物在高温缺氧条件下会产生大量有毒分子铵和有机磷,还会产生大量有毒的亚硝酸盐和硫化氢。在溶解氧不足和有机物酸化的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毒物质。在水和水质上的终极表现就是水发臭。水质浑浊,小龙虾重染,水面油膜五颜六色,大量滋生。对于农民来说,要想办法解决有机物循环中的各种问题。
2.消毒更倾向于直接灭菌。的主要目的是杀灭虾场(塘口)的有害菌,但从结果来看,任何消毒剂都是无差别的,也就是说,使用消毒剂后,有害菌和有益菌都会一起被杀死。常用的消毒剂有二氧化氯、过硫酸氢钾复盐和生石灰等。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消毒的目的更简单更直接,但是排毒的范围更广更全面,也是一种根治的方法,所以可以说排毒其实也包括了消毒。
所以,对于养殖户而言,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解毒应该坚持以下的操作步骤:
1,消毒:换水开增氧机增氧,稀释了有毒物质的浓度,然后用二氧化氯或过硫酸钾复盐杀死有害细菌,同时杀死有益菌。所以用消毒剂消毒后,在药性基本消失后定向培养生物菌来降解有机物。
2.利用生物菌来降解有机物:生物菌在活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在缺氧状态下无法形成繁殖优势。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有益生物菌的作用,在使用前必须保证水体尤其是底层有充足的溶解氧,这样有益生物菌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般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常用的生物菌主要有两大类,即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在溶解氧充足的条件下,芽孢杆菌可以加速有机物的快速充分分解,而光合细菌可以使有机物的光合作用更加明显和剧烈,可以消耗底层大量的二氧化碳,有效解决二氧化碳过多造成的水体酸化、底层高温等问题。同时,光合细菌在活动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酵母和氨基酸,也有助于有机物的良性分解和循环,最终减少有害物质的滋生,从而达到改善底水净化的目的和效果。
总结:
由此可见,在小龙虾养殖过程中,对于水质和整体生态环境的改善,用解毒的名义更为恰当,促进了病菌的良性处理,包含了对超标有机物的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