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是我们熟悉的一种淡水虾。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治疗作用。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农业水产养殖项目。要注意日常饲养管理。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小龙虾疾病的防控技术。
一、清整消毒
冬天把池塘的水排干,去掉多余的淤泥和野生的鱼,然后把池塘暴露在阳光下。放养鱼苗前15天,池塘水深保持在10厘米,全塘撒生石灰150公斤/亩,杀灭病原菌。
二、种植水草
3月,向池塘注入30cm的水,将伊乐藻切成15cm左右的小块,均匀地插入水底。适当移栽一些水花生,种植面积占整个池塘总面积的2/3。
三、投放螺蛳
放养前10天,每亩投放200公斤鲜螺。
四、注水施肥
放养前一周,向池塘中注入50厘米的水,下池后施入150公斤/亩的发酵有机肥,培育出适口的小龙虾饵料。
五、科学混养
开展小龙虾、鳜鱼、鲢鱼混养。每亩投放健康幼虾50公斤左右,放养前用3%盐水浸泡2 ~ 3分钟。另一亩放养规格为0.25kg/尾的鲢鱼80尾、鲢鱼40尾、鳜鱼20尾。
六、换水增氧
定期补充新水,改变水质。及时启动增氧机,增加活性氧,改善水质。
七、水质调节
7-9月,微生态制剂(如EM菌、光合菌等。)用于加速有机物的氨化和硝化。其他月份撒15 ~ 20k g/亩生石灰,保持水质肥嫩爽口。
八、科学管理
饲料以全价颗粒饲料为主,豆饼、麸皮、南瓜适量。在高温季节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如三黄粉),提高小龙虾的免疫力。投料实行“四定(定时、定质、定量、定位)”原则。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现在知道了小龙虾疾病的防治技术。近年来,小龙虾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品种。在商业化养殖过程中,要防止逃逸,尤其是进入无人居住的原生态水体,对当地物种的生态竞争优势造成破坏性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