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名优水产品种,经济价值高。它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素有水中人参之称。鳗鱼肉质鲜嫩,刺少肉厚,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是餐桌上流行的滋补水产品。现在很多养殖户把泥鳅和黄鳝混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泥鳅黄鳝的高效养殖技术。
1、建设黄鳝、泥鳅养殖场
泥鳅塘要求靠近水源,避风向阳,环境安静,水质坚硬,池底密实,水深0.7-1米,水深0.2-0.35米,水深0.3米-填充底部。肥泥层含有较多的有机质,有利于黄鳝和泥鳅的挖穴共生。建水池时,请注意安装进水口和溢流口。进水口和溢流口用渔网绑牢,防止鳗鱼或泥鳅逃逸。
2、鳗鱼、泥鳅苗的选择
苗木是鳗鱼和泥鳅养殖的关键。人工养殖驯化的深黄色大黄鳝或金黄色小黄鳝是黄鳝的最佳苗种,不能使用杂色黄鳝苗。未经驯化的鳗苗。黄鳝苗的规格以每公斤50-80尾为宜。黄鳝苗太小,食性差,成活率低。黄鳝苗先放20天后,再将泥鳅苗放入养殖池。泥鳅要选择抗逆性强、生长快、品质好的黄泥鳅苗。
3、饲养密度
放养密度是养殖成败的关键。养殖户应以养鳗为主,泥鳅养殖为辅。鳗苗每平方米不宜超过1.5公斤。泥鳅的密度设置为黄鳝与1:(8-10)的比例进行打窝。
4、科学喂养
黄鳝和泥鳅混养时,主要投喂黄鳝。池塘里的泥鳅主要是鳗鱼排出的粪便和鳗鱼吃不完的饲料,完全可以满足泥鳅生长的营养需要,不需要再添加泥鳅饲料。人工池在养殖黄鳝时应与饲料一起撒。可以给鳗鱼喂一些蚯蚓、黄粉虫、河蚌等。
为了提高饲料利用率,更好的观察鳗鱼、泥鳅的生长情况,也可以通过安装好的食台投喂。餐桌可以用木板或塑料板制成。这个面积要看水池的大小,水面以下5厘米最合适。
五、日常管理
生长季节为每年4月至11月。从五月到九月。这段时间是生长的旺季,所以这段时间的管理一定要勤勤恳恳,经常检查养殖池的一些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仔细观察鳗鱼和泥鳅的生长动态在池塘中,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一是保持水位适中、稳定。因为深水位不利于鳗鱼的生长。然后是水质监测,保持水池水质无杂质、新鲜,PH值为6.5-7.5。
6.疾病预防
不管是鳗鱼还是泥鳅,一旦发病,治疗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要坚持提前做好黄鳝、泥鳅的防控工作。
定期用硫酸铜、鳗病灵等药物对池塘进行消毒,预防疾病发生;二是经常用1-2毫克/升的漂白粉全池喷洒。
春季和秋季,使用水晶敌百虫进行驱虫手术。四是养殖户要做好泥鳅的管理工作。因为泥鳅是在鳗鱼养殖池养的,泥鳅可以吃养殖池水中的杂物和杂物,可以起到净化水质,增加溶氧的作用,对预防疾病也很有好处鳗鱼的。
以上就是泥鳅和黄鳝的养殖技术。目前,黄鳝与泥鳅混养已成为许多养殖户选择的养殖模式。养殖户在养殖黄鳝、泥鳅苗时一定要选好,合理放养,注意防病,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推荐阅读:猪粪蚯蚓养殖技术与管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