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各种淡水鱼各部分的组成有一定差异,但大块淡水鱼的胴体通常只占45%65%,而头部占20%30%,内脏占6%10% %, 鳞和鳍1%。 %,鱼刺6%8%。这些不可食用的部分(头、鳍、内脏、鳞、骨等)不能通过一般的食品加工方法加工成可食用的产品,被称为“下脚料”或“下脚料”,但它们含有蛋白质、酶、油脂和一些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如维生素、矿物质和许多其他成分。除蛋白质外,这些成分在“剩菜”中的含量比可食用的肌肉部分要丰富,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这些固体废物如果不加以利用,将对环境造成相当大的污染。在淡水鱼加工中,以内脏、鳞、鳍、鳃、鱼骨等不可食用部分为原料,采用发酵、酶解、分离提取、干燥等技术,开发出附加值较高、市场前景广阔的淡水鱼。 ——动物蛋白、新型调味料、明胶、鱼油、生物多肽等产品及深加工产品,将大大提高淡水鱼资源利用的附加值和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淡水鱼加工时应尽量进行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