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头母猪进行质量管理和流动经营管理,限栏在促进流动经营管理的同时,没有做好母猪及其产品的质量管理。母猪栏是20 世纪80 年代出现的工厂化养猪的产物。人们为每头猪设置限位栏的初衷,是为了方便养猪行业工厂化生产过程中生产母机——头母猪的质量管理和流程管理,以获取最大效益。限栏栏经过20年的实践,在便于流水作业管理的同时,并未对母猪及其产品进行良好的质量管理,给母猪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损害,进而使母猪的生猪生产性能下降,使用寿命缩短,死亡率上升,对生猪生产系统产生了全面的负面影响。
1 缺乏运动造成的损伤
现代基因型的母猪,由于个体选择强,生产性能提高的同时,采食量和体质也有所降低。 130Kg左右的后备母猪配种后入栏。但母猪的个体增重直到第5个生产周期才停止,即第1胎增重从0.4Kg/d下降到第5胎时的0Kg/d。 d 体重增加。期间母猪增重约170Kg。可是,因为进了地摊,她就彻底失去了锻炼的权利。当体重增加一倍时,心脏没有相应发育,心肺功能得不到相应的锻炼。笔者曾看到,100%的原种猪在被驱赶到50-100m远时出现蓝眼圈,50%的成年杂交猪在被驱赶到100m左右时出现蓝眼圈,而且都是他们有不同程度的加速呼吸。原种猪在栏内安静10-20%的母猪有蓝眼圈;笔者在尸检中还看到,母猪心脏的大小呈现出两个极端。正常猪的心脏占体重的0.28%,250kg母猪的心脏重0.7kg,但很多尸检猪的心脏都小于这个值,多为0.5kg,部分母猪的心脏重约2kg,表现出明显的心脏扩张和肺充血。这都证明限位栏对母猪的心肺实质和功能是有害的。
心肺功能不全必然导致厌氧氧化耐受力下降,由此产生的中间氧化产物过度积累和自由基对实质器官和免疫系统的损伤极大地影响母猪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 Shek等人在1970年证实,死于心力衰竭的母猪占母猪总死亡率的31%以上。
缺乏运动还会导致骨骼发育与肌肉发育不同步,导致后肢无力和各种足部疾病。
2 栏杆硬件对母猪的伤害
不合理的限位栏对母猪的身体有多种伤害。
四肢和蹄部受伤。限位围栏后部的漏缝地板板条太细(8cm),板条太大(2cm),特别是板条垂直于围栏纵轴放置,吊脚会卡在缝隙中,导致挂蹄挫伤、感染,甚至骨折;如果马厩地板的实心部分太光滑,容易造成后肢外展和足跟内侧发炎。大多数栏位的长度为2m,这对于四胎或四胎以上的经产母猪来说太短了一些,为了进食和喝水,四肢经常聚集在腹部下面,后肢是这样形成的时间长,交配时后肢的承重能力减弱;后肢蹄部感染化脓,形成各种畸形蹄部,甚至丧失生产力。杜威等。 1993年调查证明,母猪因四肢病被淘汰的占20%,有的占45%。
泌尿生殖系统损伤。许多栏位不能保持环境清洁,母猪后躯被粪便和尿液严重污染,母猪泌尿道短。如果不注意后躯卫生,很容易形成泌尿系统上行感染;另外,饮水器的水流量小,母猪缺乏运动,饮水量少,从而降低了尿液对泌尿道的机械冲洗作用。琼斯等。 1968年指出母猪死于膀胱炎-肾盂肾炎占所有死猪的3%-15%,而史密斯1984年的研究认为该病的比例为40%。由于缺乏运动,栏内母猪腹肌、膈肌、骶骶韧带发育相对较弱,厌氧氧化耐受力降低,心肺功能低下,神经内分泌调节能力下降系统相对弱化,导致母猪在栏位中的出生过程。如果母猪太长(即晚产次数增多),宫颈开口时间长,增加了产后感染的机会。如果母猪已经有泌尿系统感染,产后感染的几率会大大增加。在斯特劳主编的《猪病》中指出,约9%的母猪死于子宫内膜炎,约7%的母猪死于子宫脱垂。
3 限栏母猪的行为、社会和心理损害
猪的行为、社会和心理活动大多相互交织,互为因果,受环境制约。恶劣的环境条件,在伤害猪心理的同时,表现出异常行为。圈养栏内的母猪先是因为饲料有限而感到饥饿,继而显得焦躁易怒。当欲望得不到满足,自由受到限制时,就会出现无缘无故的舔、揉、空咀嚼、摇头、反复咬或嚼栅栏、反复吮吸或摆弄饮水器、反复打呵欠等刻板行为,等行为刻板的母猪一般生产性能较差。
圈栏母猪长期处于简单环境,缺乏社会交往,缺乏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转栏难度特别大,隐性发情比例大.由于无法学习其他母猪的性行为,一些母猪出现歇斯底里症(拒绝母乳喂养或产后害怕育儿)。
4 无法对母猪实施个体化精准饲喂
由于操作人员素质的限制和目视量化的粗糙度,限位档位系统无法实现个性化精准投料。性能受到很大影响。隐性发情比例过大、产后无乳增多、适宜母猪数量减少,都是这种伤害的表现。
5 无法对母猪的危害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测
靠人工管理实现连续不间断的监控是极其困难的。有人将发情观察由每天两次改为每天三次,这样可以提高发情率和配种率,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导致有些母猪不能及时配种,即使配种,产仔数也少。病猪没有得到及时救治,导致部分母猪被无辜淘汰。
6 限栏对母猪的综合伤害作用
母猪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圈舍中度过,圈舍的上述危害本质上是
对母猪的应激。这种应激的特点是慢性的、长期的、多种的四维应激,由于具有时间上的积累效应,因此,限位栏的应激综合伤害效应是严重的。外源良种母猪繁殖能力正常水平应在22-26头,我国大多数规模化猪场母猪年繁殖能力多在22头以下,许多猪场这一指标只有18头。这无不与限位栏应激的综合伤害效应有极大关系。长期的四维应激致使母猪长期处于高水平糖皮质激素状态,免疫力下降,低水平免疫状态增多,从而导致隐性感染、持续感染的上升,成为猪场的储毒库,威胁新生仔猪或断奶后仔猪,乃至危害整个猪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