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如何维护猪群健康,降低饲养成本?


影响规模化猪场经营管理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成本和销售价格,销售价格由市场决定。养猪场唯一能控制的就是养殖成本。与养殖成本相关的因素包括管理因素、饲料因素和猪的健康因素。本文对猪群健康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希望能共同探讨。

种猪

规模化养猪场养殖猪群主要存在三大问题: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便秘、四肢病。这

产后泌乳障碍综合症(PPDS)

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PPDS)又称乳腺炎-子宫炎-无乳症综合征(MMA),主要是由于乳腺发育不良,泌乳细胞数量少所致;泌乳细胞合成乳汁的能力不足;其他器官和系统提供乳房泌乳所需的营养物质和其他相关物质不足,本文仅讨论疾病因素引起的产后泌乳综合症。

伤害

母猪奶水不足会增加弱仔猪的数量;断奶后炎症加重引起生殖障碍(断奶后7天无发情,发情交配时流脓,妊娠时流出灰白色物质);仔猪腹泻。

对策

母猪卫生管理: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的感染因素主要有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这

母猪进入分娩室的消毒和洗澡:目的是让母猪进入分娩室时保持清洁。具体做法是进产房前先将母猪身上的污垢清洗干净,然后用药水消毒一次,上到产床后的第二天再用猪床消毒,尽量减少从养殖场带来的污垢量。病原体。

母猪分娩前消毒: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母猪乳房,产床消毒,最后清洗母猪会阴部。这

母猪产后护理:产后35天,宫颈打开,应及时清理后躯(血迹、粪便),否则病原微生物会通过打开的宫颈进入生殖道引起感染。

药物保健:母猪分娩后,生殖道仍处于开放状态,体力较弱,抗病能力降低,易被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发病。应采取必要的保健措施。产后、产前、产后药物保健是规模化猪场常用的疾病防控措施,但不同保健方案的效果参差不齐。产后保健效果不理想,主要是母猪产后采食量普遍偏低,导致采药量不足。更适合优生优育。产前保健主要是减少准妈妈携带的病原体数量,产后保健主要是控制产后炎症。从分娩前7天到分娩后7天在母猪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可使仔猪死亡率降低43%,断奶时体重增加8%。

目前,对母猪的给药方法主要是在饲料中添加药物,但由于母猪产后采食量不足,也时有发生看不见的子宫炎。如何解决猪场的加药方式,是控制产后泌乳障碍综合症的重中之重。因此,该加药方法可供医学借鉴。 》一次性投喂。如用80%泰妙菌素30g+10%多西环素600g+磺胺氯哒嗪钠80g+葡萄糖500g,拌入4.5kg副粉,每次投喂25g,先加料,后加药,一次每日2次,本方案用药量按每头猪每天采食量5kg计算。

分娩室需要重点关注猪群:有子宫炎-乳腺炎病史的母猪;白痢母猪;头胎母猪;超过八窝的大龄母猪;母猪分娩前食料少或便秘;发高烧的母猪。

母猪便秘

规模化养猪场母猪便秘发生率较高,约为20%35%,部分场高达60%,值得关注。

伤害

1、粪便发酵产生的热量会使直肠温度升高,进而引起母猪体温升高。这

2、粪便发酵产生的毒素会损害身体的器官,引起各种炎症,如子宫炎。还会加重母猪的乳房水肿,严重时会引起乳腺炎。乳腺炎和产生的毒素会导致仔猪腹泻。这

3、便秘会导致母猪厌食,导致母猪分娩虚弱,充满粪便的直肠会压迫产道,这两者都会导致母猪难产、死胎或流产。这

4、便秘会导致母猪情绪低落或易怒,母猪会焦躁不安,容易被压死、咬伤或夹死。这

5、便秘会造成母猪营养不良,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

对策

1、饲料配方:要求:高纤维、大体积、低能量、营养均衡。值得注意的是,规模化猪场使用粉料时,玉米粉碎选用的筛网孔径保证在3.5-4毫米,以免饲料粉条过细造成消化过度和猪因为饱了。这

2、充足饮水:孕期每头每天饮水不少于8-12升(平均10升/头•天);哺乳期每头每天饮水不少于8-20升(平均15升/头天)。对于母猪来说,最理想的情况是:敞开供应干净的饮水。这

3、合理用药缓解便秘:使用硫酸镁、大黄和人工食盐有助于缓解便秘。

4.适当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肠道菌群。

脚病

目前,养猪业对猪腿足病的重视程度较低,对腿足病的重视不够导致母猪生产效率下降。最新数据显示,猪因腿足病淘汰的比例为15.2%。

伤害

足足病会引起疼痛、降低繁殖效率、造成早期淘汰、导致生产水平下降等;足部疾病可引起代谢紊乱、胎盘和产道功能障碍。

对策:通过后备猪的饲养、营养、圈舍设计,可有效预防猪肢足病。这

1、后备母猪的选育:通过体形评分,选择骨骼结构良好、肌肉匀称的后备母猪,能有效预防四肢疾病。

2、营养:后备母猪饲喂后备饲料、维生素和矿物质

质必须合理,钙、锌、锰、铜和维生素A、D、E及生物素均对肢蹄角质化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3、栏圈:栏圈设计合理,防止栏圈地面粗糙和过于光滑。

哺乳仔猪  

哺乳仔猪主要是腹泻问题,而哺乳仔猪腹泻是环境卫生病。产房做到三度:温度、湿度、清洁度可以有效的控制哺乳仔猪的腹泻。 

温度:创造母猪大环境和仔猪小环境,大环境控制在18~22℃,有利于提高母猪采食量,防止母猪失重,仔猪所处小环境控制在30~32℃,以后每周降2℃。做好通风和保温工作,减少贼风,防止仔猪腹泻。夏天采用风机和湿帘降温,有条件的安装滴水降温设备。

  

湿度:产房保持干燥对于仔猪来说至关重要,但产房高湿现象经常发生,尤其是母猪饮水造成的产床湿度过大,因此要及时调整饮水器流量,保证在2L/min,及时检查水嘴、水阀有无漏水现象。母猪进入分娩舍后,分娩舍走廊撒石灰粉,可以降低湿度。

  

清洁度:造成哺乳仔猪腹泻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温度、湿度、卫生差。母猪上床前彻底清理消毒产仔舍,并空舍5d以上。空舍消毒做到清-冲-消-薰-空5个环节的连续作业;进产房母猪先洗澡,后消毒。洗去身上污物,不让任何东西带上产床,特别注意蹄部的冲洗消毒;母猪排便后,立即清除,产床上不留粪便。如母猪腹部沾有粪便,应立即用消毒抹布擦净。

保 育 猪 

  

保育阶段是当前猪场疾病高发阶段,母源抗体下降、断奶混群应激、饲料改变应激,自身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全。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圆环病毒、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支原体在规模化猪场中屡见不鲜。

  

控制策略:重点控制“差”:温差和营养落差;“散”:分散应激;“全”:全进全出;“卡”:严把进猪质量关四字方针。病毒性疾病要根据猪场血清学变化规律优化免疫方案,选择适合猪场的疫苗预防。药物控制:根据血清学变化,在血清学阴转阳之前,选择广谱抗生素和免疫增强剂进行保健,控制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等细菌性疾病的继发感染。仔猪断奶后采食量下降,用药疗程需要2周。断奶后2周的药物控制最好采用饮水给药的方式进行保健,饮水给药过程中需要根据温度情况调节猪群控制饮水的时间,药物保证在1小时内饮用完毕。保育阶段主抓以下2个阶段:断奶后2周和7~9周。

育 肥 猪

 

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是当前规模化猪场育肥猪群常发疾病。目前的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断奶后的2-3周或应激后的2周内,这主要是由于PRRSV的感染时间以及应激时间所决定。若PRRSV感染发生于断奶前后,则PRDC的发病时间可以在断奶后2~3周;若PRRSV感染发生于保育后期或转群后,则PRDC可发生于生长阶段的前期。断奶、疫苗注射、转群和混群应激,猪机体抵抗力下降,疾病症状开始显现。

  

控制方案

1、控制钥匙性病原:支原体、蓝耳病。 

2、控制继发性细菌性病原:多杀性巴氏杆菌、传染性胸膜肺炎。  

3、实施合理的免疫程序和用药方案

  

猪场肺炎支原体感染严重可考虑接种疫苗,免疫程序根据猪场的具体情况制定。据2004年18届世界猪病大会资料,韩国的试验结果显示3周龄和5周龄的免疫程序比1周龄和3周龄免疫效果要好。而蓝耳病的感染需根据猪群感染压力和健康程度合理选择,就目前来看,免疫活苗效果比灭活苗效果确实,尤其是蓝耳病阳性场。

  

药物保健方案主要针对继发感染。由于PRDC的发生是病毒/细菌(包括支原体)混合感染的结果,所以用药必须选择广谱的或药物组合。常用药物包括:泰妙菌素、氟苯尼考、金霉素、盐酸多西环素,具体根据猪场药物敏感性定制,药物效果关键在于用药时机的选择,现代化的猪场使用批次管理可以明确提示猪群不稳定的日龄。

  

4、减少猪群的应激:拥挤、并圈或转群、抓猪打针、免疫刺激(尤其油佐剂的刺激),在猪群不能避免的应激之前适当添加抗应激药物进行预防。

  

5、全进全出:笔者曾做过试验,将不同批次的猪进行混养,混养成活率比非混养成活率低5%。因此全进全出是规模化猪场控制疾病的基础。

  

总之,猪群健康直接影响养殖成本,规模化猪场应从环境、管理、饲料、生物安全、人员培训等方面入手,确保猪群健康水平,提高产能,从而获得效益最大化。

标签:
  • 养猪经验
  •  
  • 有效养猪
  • 更多栏目最新
    猪不吃食没精神躺着怎么办
    猪不吃食没精神躺着怎么办
    打针:猪不吃饲料,可能是发烧引起的。将药物连续注射到肌肉
    公猪怎么配的
    公猪怎么配的
    1.繁殖地:交配地应平坦安静,周围无任何突出的尖锐物体。2.
    猪吃啥
    猪吃啥
    猪是杂食动物,吃青草、草籽、浆果、红薯、甘薯、蔬菜、谷
    合圈怎么防止猪打架
    合圈怎么防止猪打架
    为了防止关圈时猪打架,可以在猪身上喷醋或酒精溶液,掩盖猪
    母猪的配种时间及方法
    母猪的配种时间及方法
    母猪的配种时间和方法母猪繁殖是保证养猪效益的重要措施
    猪心怎么洗才干净
    猪心怎么洗才干净
    用清水冲洗猪心外面。如果难以清洗,将猪心放入面粉中,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