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现在很多养猪场在养猪细节上存在很多错误。给大家讲一讲,希望能起到引玉作用,帮助养猪户提高工作水平,增加养猪效益。
1、后备母猪喂育肥猪饲料:结果喂给大肥猪。同时,由于育肥阶段在饲料中添加高剂量的铜,导致生殖器官受损,造成长期无情期。 60公斤后不能再喂育肥猪饲料,但应喂后备母猪专用饲料,保证后备母猪按时发情。
2、滥用催产素:遇到难产时,不分情况地注射催产素,剂量过大,易造成胎儿窒息、子宫破裂和泌乳障碍。正确的方法是:1-2头仔猪出生后,分娩间隔超过45分钟,子宫收缩无力时,注射20-40单位,半小时后再用。如遇难产,应在严格消毒后进行人工助产,并用手取出。
3.滥用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具有抗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作用,能迅速缓解病情。感染严重时可联合应用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使用地塞米松。但是,有些人不理解这个特性,把它当成万能药来滥用。一是不配合抗生素,二是用多了,三是突然停药。正确的做法是:尽量用小剂量,待病情控制后再减量,逐渐停药,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1周。
4、猪场使用的疫苗陈旧无效:猪场免疫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疫苗的质量问题。我不知道真空剥夺疫苗是什么。不能使用真空剥夺疫苗。此外,冰箱经常断电、混入其他食物并经常打开,反复解冻会加速疫苗的失效。不得使用过期或即将过期的疫苗。
5、注射疫苗没有专用稀释剂:猪场不能用生理盐水或注射用水稀释乙脑活疫苗或猪伪狂犬病等活疫苗,以免免疫失败。正确的方法是使用专用稀释剂的疫苗。
6、病猪注射部位肿了还继续注射:有些人总是习惯在耳后或颈后方便的一侧注射疫苗或药物,即使局部肿了也注射。要知道肿胀的地方不能再打针,否则吸收不了。可以选择注射在耳后、颈部两侧交替注射,也可以注射在臀部或大腿后方,否则即使注射也没有效果。 `
7、幼公猪后期阉割:一般幼公猪7-10日龄去势,伤口小,愈合快,应激小。
8、滥用退热药:不知道猪的正常体温是多少,一低烧就滥用安乃近或氨基比林。当动物受到刺激(检查或喂食)时,静态值升高,外界温度高时该值高于上述值。 1以内为低热,2以内为中度发热,3以上为高热。一般只有体温达到41时才能使用退热药。
9、空母猪饲喂晚孕料或哺乳母猪饲料:无论是妊娠母猪饲料还是哺乳母猪饲料,影响发情排卵的维生素E、维生素C、胡萝卜素、胆碱、蛋氨酸含量严重不足或缺乏会导致断奶后发情时间延长或产仔数偏小,所以要喂空母猪专用饲料。
10、哺乳期母猪采用限饲代替自由采食,造成断奶后体重严重下降,长期不发情。泌乳母猪要尽量多吃,能吃多少就吃多少。泌乳母猪的采食量公式为:2kg+(0.4-0.5kg)哺乳仔猪数。
11、重视传染病,忽视寄生虫病,对疥疮、蛔虫视而不见,认为猪反正死不了而疏于防治,怎么知道养猪场的利润会溜走这。猪场应制定驱虫方案,定期注射伊维菌素针剂或饲喂伊维菌素预混料。
12、猪场防病意识薄弱:猪场没有消毒池,或消毒池内没有消毒液,或长期不更换消毒液,消毒只是一个手续。没有生猪配送站,拉着病死猪的大车随便进生产区;工作服长期不清洗,工作服成为传染源。
13、猪场没有温度计或不用温度计:体温是猪体重要的生理指标,体温升高往往比其他症状出现得更早。因此,测量体温是诊断猪病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之一。但是,很多人不使用体温计,而是用手摸来判断是否发烧,容易造成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