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性质稳定、价格低廉、可供选择的制剂种类多等优点。磺胺类药物的基本结构为对磺胺,可干扰细菌叶酸的合成,影响其生长繁殖,从而抑制大部分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
1、对磺胺类药物高度敏感的细菌包括:链球菌、肺炎球菌、沙门氏菌等; 2、中度敏感菌包括: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志贺菌、李斯特菌,部分放线菌和猪痢疾密螺旋体对磺胺类也敏感; 3、对某些原虫如球虫也有效。对磺胺敏感的细菌会产生耐药性。在实际使用中,磺胺类药物常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早期磺胺类药物长期应用的不良反应多为泌尿道功能障碍、肾功能损害和进食量减少。
为减少其毒副作用:一是剂量要适当,严禁随意增减剂量。剂量过大会增加毒副作用,剂量过小不仅起不到治疗作用,反而会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
二是与其他药物如氨脯氨酸、磺胺类增效剂合用,减少用量。
第三,使用时可加入等量的碳酸氢钠。
第四,细菌可以对磺胺类药物产生“完全交叉耐药性”,因此当它们对某种磺胺类药物产生耐药性时,也就对所有磺胺类药物产生耐药性。
第五,一般来说,磺胺类药物的初始剂量必须加倍,急性期过后,应继续用药3-4天再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