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有关蛇的形态学与生态学的研究


早在公元前290 年《庄子秋水篇》中有:“蛇呼风曰:四吾动脊而行。”这反映了当时已知的没有脚也能移动的蛇是靠脊椎和胁腹行走的,这与现代对蛇运动的观察是一致的。西汉刘焕宽《盐铁论危固》(约公元前80年)记载“龟之横行,狐狸难捕;虺蛇有螫,人宜避之”。这反映了当时人们知道毒蛇。有毒牙的动物;三国时期,杨权《物论》记载:“舌为心苗,火盛,已为蛇,故蛇有二舌”。明确指出蛇的舌头是分叉的。东晋葛洪对南方竹叶青蛇的形态和生态进行了大量研究。他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蛇色青,喜树竹,大者不过四五尺,皆谓青条。蛇。人即死。”陶弘景南朝梁代(公元502-549年)《名医别录》记载:“一种虺,黄黑如土,有白斑,下颚黄色,口尖,最毒。芦笋短而扁,其毒与蚯蚓相同。蛇的种类很多,但以这两种和青蝰(即竹叶青蛇)最为凶猛。如果不立即治疗,会死的更多。在这里,他从形态和毒性两个方面明确区分了Viper和Viper。 “君”指的是今天的尖吻君(acWws); “虺”就是现在所称的Jun snake halys)。婆,生于东海,形似蛇,常自行漂浮。”这种产于海中的类蛇动物,当然是海蛇科的一种蛇类。他还描述了两种——双头蛇:“大如指头,无口无目,双头能动。”关于双头蛇,刘询《灵表陆毅》描述得更准确:“它大如和小指一样,大约一英尺长。腹下赤鳞,背错锦铭。一端有口有眼,一端似有口有眼。两头可进可退,亦荒谬。”沈括《梦溪笔谈》(公元1086年)也有二蛇:的记载”宣州(今安徽宁国县)有大量的栀子。身长足足一丈,黑鳞白徽。两首诗具有相同的文学色彩,但一首反鳞耳。人家的门槛之间,有几十个一样的洞,有点像蚯蚓。 ”说明双头蛇居于洞中的现象。宋代罗元《尔雅乙》(公元11M)记载:“夏月雨后,见一条大如蚯蚓的蛇,但身上有鳞片。它的身子,蜿蜒而行,尾巴像个脑袋,并不细,还叫双头蛇,没那么明显。”这种双头蛇,可能就是现在的盲蛇的盲蛇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不仅在《捕蛇记》中描述了:“永州的野蛇黑白分明;触及草木,即死;咬人,无防备者。然取蜡作饵,可治风痉瘰疬,去死筋,杀三虫。”说明这条蛇的形状和毒性,它有去除死筋和杀死三只昆虫的能力。药理作用,是治疗风、痉、瘘等病症的药材。他在《游蛇随笔》:》中也对蕲蛇作了非常形象的描述。 眼峰,色混泥。积怒而盘,持毒而养。”一般的想法是,Agkistrodon Agkistros 的眼睛像蜜蜂的眼睛一样明亮;体色与泥土有些相似;脖子突然变窄;腹部缓慢移动;鼻尖上翘,牙齿如倒钩;通常住在山洞里,或住在灌木丛下;受到惊扰时,头颈缩成一个盘绕的球,突然射出以排出毒素。描述的很形象。

上一篇:铜陵养蛇
标签:
  • 养蛇经验
  •  
  • 有效养蛇
  • 更多栏目最新
    蛇为什么冬眠?蛇冬眠的时间?蛇冬眠的特点
    蛇为什么冬眠?蛇冬眠的时间?
    1.蛇为什么冬眠 养殖蛇时候我们要做到多学习,多思考,
    怎样区别有毒蛇和无毒蛇的区别
    怎样区别有毒蛇和无毒蛇的区
    全世界的蛇类约有2500种,其中毒蛇约650种。我国有蛇约
    蛇的听觉、视觉、味觉和嗅觉特点
    蛇的听觉、视觉、味觉和嗅觉
    1.蛇的听觉 蛇养殖看似容易,当遇到一些突发状况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