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特征】 该科与眼镜蛇科相同,均为前沟齿毒蛇。已知16属约50种,分为2个亚科,分布于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大西洋上没有海蛇。海蛇一般生活在海水中。长鼻海蛇可远离海岸,与其他海蛇一样,大多集中在大陆沿岸的微咸水入海口。特别是在雨季,河水暴涨,大量有机物被冲入大海。此时河口鱼群集中,以鱼为食的海蛇很多。河口的咸水似乎对海蛇来说并不是必需的,海蛇在太平洋的某些小岛周围也有大量发现。海蛇甚至可以追踪很远的河流和淡水。只要有足够的活鱼作为食物,饲养在自来水中的海蛇可以存活数月之久。
由于长期适应水中生活,海蛇具有以下特点:
尾侧扁如桨,躯干背面也略扁;大部分腹侧鳞片退化、发育不全甚至消失。海蛇极难在陆地上活动;只有腹鳞发达的扁尾蛇更便于在陆地上活动。它们常到岛屿沿岸的沙滩、洞穴、草地和岩石中活动或晒太阳。
多数无内鼻鳞,左右鼻鳞相切,鼻孔多开于吻部背面。它们虽然终生生活在海水中,但经常将鼻孔暴露在水面,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每吸一口气,肺部的气囊就会储存大量的空气,可以潜入水下十多分钟。在水下,鼻孔中的阀门关闭以防止海水进入。一般情况下,海蛇生活在沿海的浅海床上,很容易游到水面呼吸。
大多数海蛇都会生育,但扁尾蛇亚科中的少数几种会在海滩上产卵。雨季,也是海蛇到沿海河口产卵繁殖的时节。因此,这一时期大量的海蛇集中在河口,这不仅与鱼类的摄食有关,还与繁殖有关。
我国产海蛇9属15种,分布于北起山东至海南岛,南至广西沿海。扁尾蛇亚科Lat1caud1nae
体形呈圆柱形,前后粗细比较一致,只有尾部扁平。背鳞圆形,光滑,覆瓦状;腹鳞较宽。扁尾蛇有鼻内鳞,鼻孔开在头侧;腹鳞的宽度约为体宽的三分之一;一些物种在岸边产卵。经常到岛上的海滩和岩石上活动。
中国有2属4种,主要分布于台湾沿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