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养蛇技术


湖北养蛇技术:蛇是一种变温动物。它的体温常随着四时气温的变化而变化,体内的新陈代谢率和活动量也与体温的变化密切相关。体温高时,新陈代谢率高,活动频繁;体温低时,新陈代谢率低,活动减弱。一般来说,晚春到初冬是蛇类的黄金季节,尤其是炎夏和金秋时节,蛇类最为活跃,时常四处奔走,昼夜觅食,俗话说“七横八吊”。九棵树的缠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七、八、九三个月是蛇类活动的高峰期。不过,蛇的喜热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尤其是在炎炎夏日。喜欢在树荫、草地、溪流等阴凉处生活和栖息。从秋天到冬天,随着气温逐渐下降,蛇体内的新陈代谢减少。当它的生理活动减慢到一定程度时,便逐渐进入“冬眠”期。一般的毒蛇从11月下旬开始陆续进入洞穴冬眠,不吃不喝,不脱皮。此时,它们常聚集在地处高旱的山洞或树洞中,成群结队地冬眠,数十只甚至数百只。冬天。等到来年春暖花开,冰雪消融,它们就会从沉睡的状态中苏醒,开始新的一年的生活。从人穴到冬眠期大约需要三个月的时间,主要靠缓慢补充以脂肪形式储存在体内的养分,以维持其最起码的生存营养。

蛇场的眼镜蛇

毒蛇按昼夜活动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喜欢在白天活动,称为昼夜蛇。如眼镜蛇、眼镜王蛇等。第二种怕强光,白天喜欢躲藏,晚上活动,称为夜行蛇。如金环蛇、珊瑚蛇、烙铁头等。第三类是喜欢在弱光环境下活动的(多在夜间和雨天,抗寒能力强),称为暮光蛇。如五步蛇、毒蛇等。蛇的活动受温度的影响远大于受光的影响。例如,昼行眼镜蛇经常出现在炎热夏季的夜间;黄昏毒蛇经常出现在低温天气,即阳光充足的中午左右,夜间活动很少。一般来说,比较适合蛇类活动的温度在20-30之间,其活动的最适温度为10-35。更有趣的是,生活在热带地区的蛇类不仅在冬天“冬眠”,在炎热干燥的夏天也会“休眠”,这在动物学上被称为“冬眠”。为什么蛇会进行“夏眠”?原来,当热带的干热季节到来时,由于长时间没有下雨,池塘和湖泊可能会全部干涸。蛇与壁虎、鳄鱼、肺鱼、草原龟等动物一样。生存条件变得不利。为了适应外界环境以继续生存,它们转入“地下”,隐居,不食不动,进入“夏眠”状态,以度过炎热干燥的夏季.

2、蛇的生活习性

蛇的栖息地因生活习性而异。例如,金蛇多活动于丘陵、山野和水域,主要在夜间活动,鱼、蛙、蜥蜴、鼠、蛇等是它的佳肴;珊瑚蛇主要活跃于水田、池塘和低洼湿地。活动也在夜间,捕食鼠类、蜥蜴、青蛙、鱼(泥鳅较好)及其他蛇类;眼镜蛇多出没于山坡和山脚下的灌木丛中,平原上的墙基、石缝、坟墓中也有。堆地和向阳山坡主要捕食小型哺乳动物、鸟类及其卵、蜥蜴、蛙类、鱼和其他蛇类;五足蛇多出没于树旁、潮湿的石缝、杂草、溪流等处。生活在侧石下,主要吃蟾蜍、青蛙、老鼠和蜥蜴。响尾蛇多活动于残垣断壁、废墟、村庄或菜地,主要食物为鼠、鸟、蜥蜴、蛙、鱼等;多活动于丘陵山区的溪流和草丛中。它在早上和晚上活动,以老鼠、鸟类、蜥蜴和青蛙为食。总之,我国常见的各种蛇类,尤其是毒蛇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各不相同(见表1-2)。只有了解各种蛇的活动规律和生活习性,才能养好蛇,防患于未然。因此,我们一定要了解和掌握蛇类的生活习性。

蛇的生理特征及其弱点

(1)视力差蛇的眼睛生在头的两侧。眼球由最外层的巩膜、中层的角膜和内层的脉络膜组成。巩膜不透明,保护眼球;角膜透明,中央有圆形瞳孔;脉络膜分布有血管和神经,含有大量黑色素。脉络膜向前延伸至晶状体前方,形成一圈虹膜,由色素细胞和平滑肌组成,具有弹性;透镜是球形的并且具有恒定的曲率。他的视力很差,很难看清1米以外的物体。

蛇的视觉也很不灵敏,因为它们的眼睛生在头部的两侧,视野的重叠范围极小,所以双眼视觉只有很小的范围。眼球后部没有视神经凹,视力不敏锐,尤其是对静止的物体。只能识别很近的移动物体,这也是毒蛇在进食时不吃死食的原因。

(2)听聋蛇没有外耳和中耳,只有耳柱骨,没有鼓膜、鼓室和咽鼓管,所以蛇不能接收空气传导的声波。蛇只有一个内耳(包括听觉器官——听壶、球囊和平衡器——中耳的半规管、椭圆囊和耳柱骨),一端连接内耳的卵圆窗,另一端末端连接到方骨附近的横骨。角上肌的内侧对地面的震动非常敏感,所以当人们在荒凉的草原上工作或行走时,用棍子敲打地面或故意踩脚就能把蛇吓跑。这就是“打草能吓蛇”的道理。

(3)移动时转弯困难。蛇没有脚,主要靠附着在脊椎上的一系列肌肉交替收缩和放松所产生的力量才能向前爬行。由于脊柱两侧各有一组肌肉,一侧收缩,另一侧放松,从而使蛇弯曲。这种波浪式的开合动作,可以在身体两侧相反的位置上从头传到尾。如果这种波浪运动在传递过程中没有遇到障碍,这些肌肉活动形成的弯曲会毫无阻力地贯穿全身,但如果地面不平或粗糙狭窄,弯曲运动就会受到干扰,会反复进行在每一次接触。每一点都会产生压力,只有当压力大于蛇的滑动摩擦力时,才能使蛇向前移动;这就是为什么我不能跑得比人类快的原因。又由于蛇椎体的运动受到一定角度的限制,使其不能转身和转身,所以捕蛇人通常是在蛇身后捕蛇。

尾抓住,就可以避免蛇的伤害。 

  (四)蛇蜕皮期间易捕捉 蛇体由于生发层细胞的不断分裂,形成一种新的生活细胞层和角质层,在酶的作用下,旧的生活细胞层被溶解,使旧的表皮角质层能与新生的细胞层分离开来,这样蛇体可借助环境中的石块或树枝,把上下颌的表皮磨开并逐渐向后翻脱,这种蛇蜕,中医称龙衣。蛇的体表无汗腺,且易于角化,所以蛇每年要脱皮3-8次。如果每年养蛇100条,可获龙衣2-3公斤,单蛇蜕这一项收入,就能获300多元。由于蛇在脱皮期间,需要消耗体内大量的养料,常使蛇处于半僵状态,这个时期的毒蛇不仅体瘦、乏力,而且性情温柔、极易捕捉,很少会伤害人。 

  (五)嗅觉灵敏 蛇的舌细长、尖端分叉。舌体由多种连向(纵向、左右向、背腹向、斜向等)的横纹肌组成,横纹肌内有丰富的纤维分布于其中,它能不断地伸缩,所以蛇的舌尖是非常灵活的。因为蛇舌上的皮肤组织中没有味蕾,故无味觉功能,但它却是嗅觉的重要辅助器官。蛇舌经常伸出口外,搜集空气中的各种化学物质,并粘附或溶解于湿润的舌面上,再把它运送人锄鼻器中,然后再产生出嗅觉来。一般地说,蛇是喜腥味而恶芳香气味的,所以身上带有芳香浓郁气味的药物(如雄黄等)的人是可以驱蛇的。五步蛇的颊部有一对"颊窝",称为"热测位器",对红外线特别敏感;位于头部两侧外鼻孔与眼之间的三角形陷凹的内膜上有一层约10-15微米厚度的薄膜,膜上密布有从三叉神经分支而来的神经末梢。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通过神经末梢及三叉神经传导到中枢,这样就会产生温差感觉。如果在五步蛇周围出现有老鼠等恒温动物活动时,五步蛇不仅能觉察出来,并能确定该动物的位置,随之进行追踪并加以袭击吞灭之。所以颊窝是一种有助于蛇类觅食的特殊器官,这种特殊器官更有利于蛇在夜间觅食。研究发现五步蛇之所以具有扑火习性,亦与颊窝上的"热测位器"有关。

标签:
  • 养蛇方法
  •  
  • 养蛇技巧
  • 更多栏目最新
    蛇为什么冬眠?蛇冬眠的时间?蛇冬眠的特点
    蛇为什么冬眠?蛇冬眠的时间?
    1.蛇为什么冬眠 养殖蛇时候我们要做到多学习,多思考,
    怎样区别有毒蛇和无毒蛇的区别
    怎样区别有毒蛇和无毒蛇的区
    全世界的蛇类约有2500种,其中毒蛇约650种。我国有蛇约
    蛇的听觉、视觉、味觉和嗅觉特点
    蛇的听觉、视觉、味觉和嗅觉
    1.蛇的听觉 蛇养殖看似容易,当遇到一些突发状况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