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记者从新疆畜牧科学院获悉,该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在国际上首次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改变羊的毛色。五只转基因羔羊表现出不同的毛色类型,羔羊生长发育正常。
新疆畜牧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刘明军表示,长期以来,动物遗传学家通过遗传选择或杂交改良,保留和固定有益突变,消除有害突变。这是一种经典的遗传育种方法。目前,大多数家畜都是通过这种方式驯化或饲养的。
他说,这种传统的动物饲养方法耗时长,见效慢。有些品种甚至可能需要几十年到几百年才能完成。
刘明军表示,基因发现和基因改造的方法不断被引入。在这些新的尖端技术中,基因组编辑技术利用小的核苷酸序列(通常是20个核苷酸)来识别庞大基因组上的特定位点并对其进行修改。这项技术形象地比喻为一把剪刀,不仅可以在基因的任意位置进行剪切,还可以在剪切的位置添加新的基因或“基因元素”。
据悉,与传统的“转基因技术”不同,用于基因组编辑的小核苷酸分子和蛋白酶基因不会进入动物染色体,也不会在动物染色体上添加任何其他遗传物质。常规转基因技术不会产生生物安全问题的担忧,因此被认为是目前最安全的基因操纵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