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弯曲菌流产是由胎儿弯曲菌亚种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隐性生殖器官疾病。公牛和母牛的生殖器官受到感染。本文介绍了牛弯曲菌流产的症状、诊断和预防。
一、牛弯曲杆菌性流产的临床症状
公牛感染后,临床症状不明显,但包皮粘膜会出现潮红,精液和包皮均携带细菌。
奶牛早期出现阴道卡他性炎症,子宫颈有粘液分泌,可持续3个月左右。粘液比较清亮,可能并发子宫内膜炎。
有些奶牛的胎儿在妊娠后期死亡,导致流产,通常在妊娠5 个月左右。流产后,胎膜可以顺利排出。如果5个月后发生流产,随着时间的推移,胎膜也不会排出。
初次感染治愈的病牛在再次感染时抵抗力会增强,并且与感染的公牛交配时仍然可以怀孕。
二、牛弯曲杆菌性流产的防治措施
由于牛弯曲菌流产主要通过交配传播,淘汰病牛并选择健康公牛进行配种或人工授精是控制该病的重要措施。
有人用佐剂疫苗来预防牛注射,据说可以增强胎儿对弯曲杆菌感染的抵抗力,提高繁殖率。
当牛发生此病时,应暂停饲养3个月,并对病牛进行抗生素治疗。一般认为局部治疗比全身治疗更有效。
奶牛,尤其是胎膜滞留的奶牛,可常规治疗子宫炎,连续5天子宫内注射链霉素和四环素类抗生素。
三、牛弯曲杆菌性流产的病原诊断
1、形态及染色
弯曲杆菌是一种细长杆菌,大小为0.5m~5m0.2m~0.5m,长度可达8m,通常呈弧形,有时呈螺旋形。当两个细菌连接形成一条链时,它可以是S形,也可以是张开翅膀的海鸥形。
老化的培养物可能呈现球形。菌体一端或两端各有一根鞭毛,是菌体长度的23倍。它像旋转锥体一样移动,并且不形成孢子。革兰氏染色阴性。
2、生化特性
无酯酶活性,氧化酶和接触酶试验阳性,脲酶试验阴性,亚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不液化明胶,M.R.和V.P试验阴性,不产生色素,不发酵糖。 DNA中G+C含量为30%31%。
在耐温试验中,胎儿弯曲菌在42下不能生长,但在25下可以生长,而空肠弯曲菌则相反。在3.5%耐盐试验中,胎儿弯曲杆菌和空肠弯曲杆菌均不能生长。
3、血清学鉴定
目前国内尚无统一标准的分型血清。可用本地分离株免疫家兔,通过交叉吸收可制备各类抗血清,并用于鉴定和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