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蟹养殖户为什么“扛过了疾病暴发期,却溺死在缺氧期”


放苗容易,养虾不易,养大虾更难。面对虾越来越难养的局面,“好不容易扛过了疾病暴发期,却溺死在缺氧期里”,这样的结局将很尴尬。
   对虾养殖看似简单,但是遇到问题之后不懂如何解决就知道不是那么容易了。通过对对虾养殖技术和方法的学习和了解,可以帮助我们在后期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有好的思路,通过合理的方法解决相关问题,尽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发生。
缺氧几乎是所有养殖池塘后期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许多养殖户单纯的认为鱼虾浮头了,才是缺氧;殊不知还有一个叫“亚缺氧”。池塘中除了鱼虾消耗氧气外,底泥、有机质、微生物等也消耗着大量的氧气。后期出现料吃不上、水体发黑发暗、虾体眼睛、腿部发红等现象,可能都是缺氧引起的。
“溶氧决定着产量”,想要提高产量,溶解氧是最大的限制因子。目前佛昙地区大部分池塘老化严重,池塘增氧设备不足,外源水质污染又严重,大部分池塘只能控水养殖,后期大虾的管理尤为严峻。所以每年养殖到了后期阶段,天气恶化、水质变化或者遇到大量蜕壳等情况,容易出现大规模缺氧,造成严重的损失。提高溶氧是后期管理最主要的工作,是后期大虾顺利养成的最大保障。面对现状,后期大虾如何做好防缺氧管理?
一、投料管理
1、把控好投喂时间,切勿盲目过度加料或延长吃料时间;尽可能避免夜间加餐投喂。若需要夜间加餐投喂,可用“底加氧”拌料投喂,可有效的增加氧分,降低虾体负担,缩短吃料时间。
2、恶劣天气,早餐推迟投喂或者减少喂量,晚餐投喂后提前开足增氧设备。
二、增氧设备
建议及时或提前增加增氧设备,但避免后期突然增加叶轮式增氧机等容易搅动底部的增氧设备,否则容易导致人为性返底,从而引起发病 。
三、环境管理
1、根据池塘水质情况及外界水源水质,适时适度排换水,缓解池塘水体老化状态。
2、留意虾体蜕壳情况,后期池塘密度达到一定承载量时,遇大量蜕壳,容易出现缺氧现象,及时做好增氧工作。
3、通过药物直接增氧或改良底质、水质,减少池塘的耗氧物质。
“氧速保”荣获中国水产风云榜“年度增氧类产品”奖,在增氧、调水、处理黄鳃和清洗体表方面效果尤为突出。
“底加氧”集合了增氧、解毒、改底三大功效,能有效的预防缺氧。
“速解安”增氧速度快,刺激性小,可用于缺氧的缓解急救。
四、缺氧处理案例及建议
福建省漳州市佛昙镇港头村,林老板,一口4亩虾池,三台增氧机,放养金刚虾苗8万尾,养殖90天左右。
2018年8月11日傍晚七点多发现缺氧,大量鱼虾浮头,青蟹靠边。立即泼洒4包颗粒氧(过碳酸钠),后发现无明显缓解,及时联系利洋水产药店技术人员。
傍晚八点多,技术人员带齐设备及急救药品到塘口。发现鱼虾浮头较为严重,让客户立即泼洒“速解安”和“底加氧”各3包。技术人员利用溶氧仪测量,结果显示溶解氧仅为2.13mg/L,已经处于较为严重的缺氧状态。
池塘上下层溶解氧
虾蟹靠边
虾靠边、浮头
半个多小时后,鱼虾浮头现象有明显好转,让客户再泼一次“氧速保”一瓶。
直至11点多,建议客户提前缓缓排水,待潮水起来,更换新水。
下半夜再泼一次“底加氧”,预防再次缺氧。
第二天,全天停料,并及时解毒、泼洒应激补钙产品,夜间换水。(当天发现部分软壳虾,死在料台上)
第三天,改底、泼洒应激补钙产品,适当投喂。(当天晚餐已经恢复至原来吃料的数量)
分析:该池塘缺氧原因主要有三点:1、缺氧当天上午泼洒2大包吸附剂;2、适逢对虾大量蜕壳,加重耗氧且体质又差;3、当天气压低,天气较闷,没有减少投喂,没有提前开增氧机。
建议:“速解安”可有效的缓解浮头、缺氧症状,刺激性又小;“底加氧”底部增氧解毒,防止底部缺氧偷死;鱼虾浮头缓解后,“氧速保”能强效增氧,提高水体溶解氧,净化水体,减少耗氧物质。水体缺氧后,更换新水,能快速的带动水体流动,添加溶解氧含量高的水,快速的缓解水体缺氧情况。对缺氧后的鱼虾及水体,及时做好后续恢复体质和调水工作。
标签:
  • 怎样养殖对虾
  •  
  • 对虾养殖方法
  •  
  • 对虾养殖
  • 更多栏目最新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1.选址:养殖南美白对虾时,应选择地势高、排灌方便的池塘,并
    斑节虾是淡水养殖还是海水养殖
    斑节虾是淡水养殖还是海水养
    斑节对虾需要海水养殖。由于斑节对虾属于咸水,淡水养殖不
    斑节对虾养殖技术
    斑节对虾养殖技术
    养殖斑节对虾要从虾池建设、控水、饵料配制、温度控制等
    斑节虾和基围虾的区别
    斑节虾和基围虾的区别
    形状不同:斑节对虾体表有黑褐色和土黄色的十字斑点花纹,刀
    虾有哪些品种
    虾有哪些品种
    樱桃虾:由中国台湾省出产的锯齿新米虾龙改良而成。皮皮虾
    淡水怎样养对虾
    淡水怎样养对虾
    池塘条件:对虾养殖场应设置在地势开阔、排水方便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