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鸭生长速度非常快,饲养管理要求高,对环境非常敏感,比较娇嫩。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生长迟缓。下面介绍肉鸭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技术,以及育雏期应注意的事项。
1、雏鸭的选择
肉用商品鸭必须来自优良、健康的母鸭。种鸭产蛋前已免疫鸭瘟、禽霍乱、病毒性肝炎等疫苗,保证雏鸭在育雏期间不生病。
购买的雏鸭大小基本一致,体重55-60克,活泼,无大肚脐、歪头、歪脚等现象,毛色为蜡黄色。如果太暗或太亮,就会被淘汰。
2、分群
群体太大的雏鸭不利于管理。环境条件不易控制,容易惊慌或被压死。因此,为了提高育雏率,实行分组管理,每组300500只鸭。
3、饮水
水对于小鸭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小鸭在开始进食前必须喝水。饮用水也称为沸水或潮水。
在鸭子饮水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C、葡萄糖、抗生素等,效果会更好,不仅增加营养,还能提高鸭子的抗病能力。饮水机数量必须充足,不得断水,防止溢水。
4、开食
鸭子孵化后12至24小时或群中1/3的雏鸭开始寻找食物时进行第一次喂食。肉鸭最好使用全价小颗粒饲料。
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也可以喂半生不熟的米饭和蛋黄,几天后改用营养丰富的全价饲料。
5、饲喂的方法
一周龄的雏鸭应允许自由采食。将饲料存放在饲料托盘中。一次不要喂太多,以免雏鸭长期吃不完而被污染而生病或浪费饲料。
因此,要少喂多喂。第一周每只鸭喂35克,第二周105克,第三周165克。
6、严格注意预防疾病
肉鸭线上集约化饲养。群体规模大、集中,容易发生疾病。因此,除了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外,还必须做好专项防疫工作。
饲养至20日龄左右,每只动物肌肉注射鸭瘟弱毒疫苗1ml。 30日龄左右时,每只动物可肌内注射2毫升禽霍乱疫苗。通常在饮用水中添加0.01%0.02%的高锰酸钾,效果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