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由典型转为非典型、繁殖障碍型的原因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国际动物疫病局16种甲类法定传染病之一。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由典型转为不典型。当免疫次数增加时,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一、近年来猪瘟流行的新特点

近年来,猪瘟流行特征由典型向非典型、繁殖障碍转变。

非典型猪瘟:又称轻型猪瘟,多发生在11周龄以下(尤其是24周龄,其次是511周龄),多为散发或少数局部地区。它发生在养猪场,传播缓慢。

繁殖猪瘟:主要发生于生产母猪。为潜伏感染,无明显临床症状。然而,它可以通过垂直传播危害下一代,导致胚胎死亡并降低仔猪的成活率。

二、猪瘟由典型转为非典型、繁殖障碍型的原因

典型猪瘟目前较少见,但部分地区和猪群出现了表现多样的非典型猪瘟。虽然其发生原因各有不同,但有关专家学者认为,此次非典型猪瘟的可能原因有:

1.疫苗质量问题

猪瘟病毒减毒株(C株)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好的疫苗株。欧洲多国已使用该疫苗有效控制了HC的疫情。然而,近年来,我国屡有免疫失败的报道。虽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但疫苗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目前欧洲多采用增加免疫剂量的方法。欧洲药典规定,用C株疫苗免疫时,肌内注射剂量为400rid。

我国猪瘟细胞疫苗出厂时经检验,稀释5万倍后,即每毫升原液中含有5万瑞德,能引起家兔热反应,则为合格。规定的免疫剂量为150rid,远低于国际标准,不能有效预防亚临床Hc感染。

2. 免疫规划问题

免疫规划的关键是消除母源抗体的干扰并确定首次接种的适宜年龄。仔猪首次接种猪瘟疫苗的日期最好选择在仔猪所持有的母源抗体不影响疫苗免疫效果、能预防病毒感染的时期。

目前,我国推荐的仔猪疫苗接种方案有三类。第一种是从断奶到65日龄一次性免疫24头仔猪。第二种是20日龄时对2头仔猪进行首次免疫,60日龄时进行强化。免疫2 或4 头仔猪;第三种是提前免疫(又称乳前免疫、零时免疫),即仔猪出生后接种2只,接种后2小时让其吃初乳。

实践证明,上述三类免疫方案中,前两种在猪瘟流行期间使用不太可靠。猪瘟流行期间,只有提前免疫才合适。但也有提前免疫导致免疫失败的报道。主要原因是母猪大多在夜间分娩,饲养员和管理人员没有给仔猪接种疫苗。结果,有的仔猪已经吃完初乳,照常进行乳前免疫,这往往导致有的仔猪免疫失败。

3、猪的免疫功能下降

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一些疾病的存在,会降低猪的免疫力,从而影响HC的免疫保护。滥用某些药物,如链霉素、氯霉素、磺胺类药物,以及长期或大量使用霉变饲料、管理不善、环境污染等因素也会导致猪的免疫功能下降。有害的hc易感性增加。

标签:
  • 养猪方法
  •  
  • 养猪经验
  • 更多栏目最新
    猪不吃食没精神躺着怎么办
    猪不吃食没精神躺着怎么办
    打针:猪不吃饲料,可能是发烧引起的。将药物连续注射到肌肉
    公猪怎么配的
    公猪怎么配的
    1.繁殖地:交配地应平坦安静,周围无任何突出的尖锐物体。2.
    猪吃啥
    猪吃啥
    猪是杂食动物,吃青草、草籽、浆果、红薯、甘薯、蔬菜、谷
    合圈怎么防止猪打架
    合圈怎么防止猪打架
    为了防止关圈时猪打架,可以在猪身上喷醋或酒精溶液,掩盖猪
    母猪的配种时间及方法
    母猪的配种时间及方法
    母猪的配种时间和方法母猪繁殖是保证养猪效益的重要措施
    猪心怎么洗才干净
    猪心怎么洗才干净
    用清水冲洗猪心外面。如果难以清洗,将猪心放入面粉中,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