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点是高温、微血管变性,引起全身出血、坏死和鼠疫细菌感染。本文介绍了猪瘟病毒的流行特点以及什么是猪瘟免疫方案。
一、猪瘟的流行特点
猪是这种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康复的猪在产生特异性抗体之前仍然可以排出病毒。强毒感染解毒时间长、解毒量大、扩散快,可导致猪发病率高。
慢性感染导致持续或间歇性脱落。感染低毒株的怀孕母猪的症状不易察觉,但该病毒可以感染子宫内的胎儿,导致死产和胎儿虚弱。
胎儿持续感染会导致分娩过程中排出大量毒素。一些受感染的胎儿看似健康且难以检测,但很容易传播病毒。这种先天性感染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特别是在毒力较弱的病毒株流行的地区。
二、猪瘟的病理变化
超急性猪瘟一般无明显病变。急性病例以淋巴结和肾脏病变最为常见,淋巴结肿大,周围或弥漫性出血,外观呈大理石样或暗红黑色。
膀胱、喉、会厌、心脏、小肠粘膜、浆膜和皮肤也可见出血点和出血点。有时可见皮肤发绀。多数病例有脑炎改变、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小胶质细胞增殖、血管袖套形成。
持续感染最明显的病变是胸腺萎缩、淋巴细胞严重丢失、周围淋巴器官生发中心消失。
三、猪瘟免疫程序
各地猪场免疫程序大同小异。基本上有以下三种基本情况:
1、种猪集中统一免疫
种公猪和种母猪每年集中免疫两次,每头种猪(公猪和母猪)每次接种4-6剂;
仔猪在21-25日龄左右首次免疫,每头仔猪2-3剂; 50-60日龄左右进行加强疫苗接种,每头仔猪接种3-4剂。
2、母猪及其仔猪断奶时同时免疫
种公猪每年集中免疫两次,每次4-6剂;
断奶后,种猪及其仔猪同时接种疫苗。母猪接种4-6剂,仔猪接种2-3剂。仔猪在50-60日龄左右进行免疫,每头猪接种3-4剂。
3. 提高免疫力
为了控制仔猪早期感染,应在仔猪吸初乳前进行免疫(即提前免疫)。每头猪注射1-2剂,注射后1-2小时允许自由吸乳。第二次疫苗接种时间为30-40小时。 3日龄左右进行,每头接种3-4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