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类养殖与弧菌病防控(持续更新)


虾类养殖与弧菌病防控一直是分不开的,弧菌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细菌,其致病性如何,与养殖对虾病害的发生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在养殖过程中又应该如何防控弧菌病的感染呢?不少的养殖老板一直问我们这样的问题,我想利用几篇小文章来描述一下我所掌握的信息。
   只有多多学习对虾相关知识,才能在后期的养殖对虾过程中少走弯路,有效的提高对虾的养殖产量,更多的通过养殖对虾赚钱
弧菌是菌体短小,弯曲成弧形或逗点状。尾部带一鞭毛的革兰氏阴性菌。弧菌是海洋环境中的最见的细菌类群之一,广泛分布于近岸及河口海水、海洋生物的体表和肠道中,是海水和原生动物、鱼类、虾蟹类等海洋生物的正常优势菌群。
弧菌是目前研究最多、了解较为清楚的海洋细菌,其分类学研究进展较快,被研究和描述的弧菌种类也越来越多。到目前为止,已被正式命名的弧菌种类达到91种,被正式命名的有40种左右。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在已鉴定的确弧菌中,有一半左右的弧菌种类对养殖虾类具有致病性,常见可导致对虾疾病的弧菌种类包括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哈维氏弧菌、美人鱼弧菌、费氏弧菌、坎贝氏弧菌、创伤弧菌、霍乱弧菌、鳗弧菌、产气弧菌等。
弧菌是条件型致病菌,并不是所有的弧菌都可致对虾发病,在养殖生态环境中,大部分弧菌是无害的,甚至某些弧菌对于虾类还是有益的,可以促进养殖动物的生长和增强抗病力(引自《对虾苗期病害的诊断与防控》,海洋出版社)。只有少数弧菌对养殖动物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弧菌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外界环境条件的恶化、致病弧菌的数量达到一定数量,同时因各种因素造成对虾本身抵抗力下降等多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对虾弧菌病害的研究结果证实,对虾弧菌病的发生与水体中致病弧菌的数量有直接的关系,而与弧菌总数没有明显的直接关系。
弧菌的检测。为什么要说弧菌的检测,是因为我们经常在一些养殖塘口看到培养弧菌的培养基,养殖户买回平板自己检测。弧菌作为一种细菌,最简单的检测方法就是采用培养基来培养。TCBS是一种经典的弧菌鉴定培养基。大部分的弧菌在TCBS平板上生长,菌落呈现绿色、黄绿色或者黄色等颜色,这是因为有些弧菌可以利用培养基中的蔗糖产酸,使培养的pH降低,指标剂变黄色,而不能利用蔗糖的则仍呈现绿色。如引起对虾急性肝胰腺死综合症的副溶血弧菌在TCBS上就呈现绿色,而另一种虾类病原溶藻弧菌就呈现黄色。有时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黄色菌落可以发生变化,变成黄绿色,这主要是由于培养基pH的变化而造成的。所以,如果在弧菌培养时间长了后发现黄色的菌变成了绿色的菌,就怀疑是存在副溶血弧菌,这是不科学的。现在也有一些快速的细菌鉴定设备,但是在鉴定数量较少的养虾生产上不适用。一般研究型实验室多是采用板条方法或者采用PCR技术进行弧菌的检测,这可以鉴定到具体的细菌种。
  
在虾类养殖与弧菌病防控(一)中我们提到,并不是所有的弧菌都是致病细菌。这里弧菌和致病弧菌是两个概念,对虾弧菌病的发生与水体中致病弧菌的总数有直接的关系,而与弧菌总数没有明显的直接关系。在养虾生产中,我们的养殖户往往是“谈弧色变”。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那些致病性的弧菌。目前在生产上有一些简易的弧菌鉴定技术,如应用TCBS培养基培养弧菌,看长出的弧菌菌落颜色是黄色还是绿色,以此种方法来判定是否有致病性的存在。用这种方法来鉴定某些弧菌是可行的,但在对虾弧菌病的诊断上还缺少科学性,往往一些并非是致病的弧菌也在培养基上生长出来,导致养殖户心里上的恐慌,进而采取一些杀灭细菌的方法,使得养殖微生态环境被破坏。在当今倡导以菌养水的养虾时代,这种“养虾必灭光弧菌”的措施是不可行的,因为我们实在没有办法选择性的只杀灭水体中的致病性弧菌而保留其他有益细菌。
部分养殖户更是利用这种方法来对苗种进行弧菌测试,直接将虾苗在TCBS平板上涂布,看是否能长出细菌。其实,通过以上介绍,我们不难看出,利用正常的海水或者咸淡水,或者正常的虾苗体表,进行弧菌的培养,培养出弧菌是不难的,但并不能代表这就是致病性弧菌。往往容易以测出弧菌来判断是不好的虾苗,很容易冤枉好苗、错过好苗,这种方法是不科学的。
常见对虾弧菌病
近年来,报道可以感染对虾发病的弧菌主要有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溶藻弧菌、鳗弧菌、创伤弧菌等。弧菌病是对虾养殖中最为常见的、危害较大的一类疾病,其主要症状一般为红腿、黄鳃、断须、额剑、尾部溃烂、荧光虾,肠炎、空肠空胃;对外界反应迟钝;部分虾体发黑;从患病的对虾体内抽取的血淋巴凝固缓慢,颜色也由正常的淡蓝色变为微红色。
1、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
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是近年来影响对虾产业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给养虾业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最先发现时该病主要发生于对虾苗期,人们统称为早期死亡综合症(EMS)。后来研究发现,该病所表现出的肝胰腺坏死症状与对虾其它早期死亡现症状存在明显不同,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亚太地区水产养殖联盟将之命名为肝胰腺坏死综合症或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AHPND)。最近的研究发现,导致该病是一种具有两种毒力因子PirA、PirB的弧菌感染引起的,其中大多数是副溶血弧菌,也有发现少数的弧菌是哈维氏弧菌。该病发生后呈现发病范围广、速度快、发病季节不明显的特点;从症状上看,多表现为空肠、空胃、偷死等症状。肝胰脏肿大,质地松软,出现肝胰脏明显萎缩。对虾发病期间,通常在池塘水在缓慢流动或趴伏于池塘边坡上,失去食欲,空肠空胃,该病病情发展十分迅速,死亡率和排塘率极高,从发病少量到排塘,时间最短仅2—3天。
  副溶血弧菌感染对虾的疾病还较多,如上述的红腿、 黄鳃、断须、额剑等。副溶血弧菌的致病机理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产生溶血毒素。溶血毒素具有直接溶血性,可使对虾多种细胞发生溶血,溶解对虾血液、细胞致死;(2)肠毒素作用,造致对虾消化道组织损伤,回肠糜烂,胃粘膜炎,甚至肝胰脏、消化功能紊乱;(3)产生脲酶,使对虾肠液积聚产生肠道积水,严重者可能出现拉白便现象;(4)胞外产物可使对虾免疫力明显下降,生长速度慢,以致易引发其他多种疾病。
2、哈维氏弧菌。
  哈维氏弧菌是发光的海洋细菌,它是最近十多年来才逐步认识的水产养殖动物的重要病原细菌。该菌在TCBS培养基上检测呈现黄色,虾苗的荧光病的菌原之一为哈维氏弧菌。哈维氏弧菌的主要致病机理是:吸附和侵入宿主组织,从宿主中摄取大量的铁元素,通过分泌溶血素、蛋白酶、磷脂酶及脂多糖损伤宿主的组织器官等。
  对虾感染哈维氏弧菌的发病初期,幼体活动能力减弱,游于水中的中下层,糠虾及仔虾弹跳无力,摄食减少或不摄食,身体发白,频死或死亡的幼体会发荧光。成体发病先是头胸部、腹部的腹面发荧光,严重时全身发光。育苗场中最常见,尤其到了仔虾阶段。
3、溶藻弧菌。
  该菌感染对虾多发生在夏季,在水温25℃—32℃容易流行,感染虾苗时可导致虾苗的幼体菌血病,对虾的部分红体病、白斑病也是溶藻弧菌所引起。溶藻弧菌感染对虾发病主要取决于宿主,宿主所在的环境,菌本身之间的关系,致病过程包括粘附、侵袭、体内增殖及产生毒素一系列过程。致病作用主要通过在其侵袭和增殖过程中对机体造成的细胞核组织损伤以及其代谢产物,毒素干扰和破坏机体的局部或全身的正常新陈代谢或机能而造成。
4、鳗弧菌
   鳗弧菌是研究最早的病原弧菌。鳗孤菌分成5个生物型,即鳗孤菌生物 A、B、C、D、E 型。研究表明,鳗弧菌是多种养殖对虾感染发病的一种重要弧菌之一。南美白对虾、褐对虾和中国对虾都已证明分以感染鳗弧菌。投放带鳗弧菌的虾苗,水质不好时,碰上阴雨天气、时冷时热交替出现将导致光照、水温、盐度、透明度、pH值、溶氧变化大,水色变化快,潜在对虾体内的弧菌得到大规模的繁殖和复制,可加速弧菌的传播和流行,必将给对虾养殖构成严重威胁。(续)
标签:
  • 对虾养殖方法
  •  
  • 淡水养殖
  •  
  • 对虾养殖技技术
  • 更多栏目最新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1.选址:养殖南美白对虾时,应选择地势高、排灌方便的池塘,并
    斑节虾是淡水养殖还是海水养殖
    斑节虾是淡水养殖还是海水养
    斑节对虾需要海水养殖。由于斑节对虾属于咸水,淡水养殖不
    斑节对虾养殖技术
    斑节对虾养殖技术
    养殖斑节对虾要从虾池建设、控水、饵料配制、温度控制等
    斑节虾和基围虾的区别
    斑节虾和基围虾的区别
    形状不同:斑节对虾体表有黑褐色和土黄色的十字斑点花纹,刀
    虾有哪些品种
    虾有哪些品种
    樱桃虾:由中国台湾省出产的锯齿新米虾龙改良而成。皮皮虾
    淡水怎样养对虾
    淡水怎样养对虾
    池塘条件:对虾养殖场应设置在地势开阔、排水方便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