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棚养殖南美白对虾“冷”与“热”的考量


我们一直思考这样的问题,搭冬棚的目的是什么?要解决那方面的养殖技术难题?如果是为了控温,那么,温度对冬棚虾养殖的成功又有多大的保障作用?!现在我们展开来进一步分析:
   只有多多学习对虾相关知识,才能在后期的养殖对虾过程中少走弯路,有效的提高对虾的养殖产量,更多的通过养殖对虾赚钱
搭冬档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正如我们前面表述:
一是主要解决温度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适宜白对虾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2~32℃,而我们通过观察,在26~29℃之间,白对虾一直处于,持续,稳定的生长状态,所以盖薄膜的质量在室外温度为6-10℃的条件下要保证棚内温度达到26-29℃,以有效保证对虾肌体细胞酶的代谢水平,促进对虾得以正常脱壳生长。
二是为了应对外界气候变化引起的对虾应激性病害:外界气候变化有四个主要方面的影响因素:一是气温,二是光照;三是气压;四是雨水。盖上冬棚后,气温是首要保障,光照就无法解决得了,气压随着温度的改变而变化,而雨水相对影响较小,所以,搭冬棚养殖首要解决的就是温度问题,对水体变化影响最大的因素也是温度问题,这样说来,控温也就成了冬棚管理的核心内容。也就是说,温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各项水体理化指标和毒性指标的变化,会直接决定对虾产生应激反应的力度(反应有多强烈)和深度(持续时间有多长)。所以说,搭建冬棚首要解决的也就是维持水温稳定性的问题。白对虾的养殖,就是一个在维持“变”与“不变”的斗争过程,温变意味着能量在改变,能量改变就会引发有益菌藻平衡状态的改变;菌藻失衡就会导致水体溶解氧、PH值、硬度和总碱度等理化指标的不合理变化,因而也就造成水体有害物质和毒素指标的增多。对虾就会出现感染性加中毒性厌食减少、空肠空胃、白便、耗底等病症。在白对虾水产养殖中,“变”大多往往表现为“凶相”,维稳才是“吉相”。超过一定限度的水体理化和毒性指标的变化就是白对虾产生应激性病变的根源。当然,变也不意味着就一定就是“凶相”,世间万物都有对立与统一面,要把“变”的“吉相”方面表现出来,唯一的方法就是“维稳”,通过有效的办法来维持变化的情况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搭建温棚可以视棚外气温和光照的变化情况,打开通风口以调节棚内水体各项理化指标的稳定性,这就是我们以“不变应对万变”的可控养殖思路与方法精要所在。
三是为创造适宜冬虾生长的水体环境条件,并能从各方面能更好地保证冬虾正常脱壳生长,有效防控病害的产生,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管理效益。
了解了搭冬棚养虾的目的、意义和作用,下面我们再来看温度变化会对白对虾的生长造成什么样的和多大的影响:
温度变化无非有两个方向:一是由暖转冷;二是由冷转暖。相对冬棚内外情况来说也就可以定义为两种情况:外冷内热和外热内热。
外冷内热的情况:也就是天气由暖转冷的情况,这时棚内的温度如仍能保持22~26℃之间,由于光照的限制,池塘水体的藻类处于缓慢的裂殖生长状况,但益生菌仍得以正常繁殖生长,如装有底部微孔增氧管道,好气性和兼气性有益微生物对池底有机污物分解转化及有害物质的氧化分解将得以正常进行,如在不增加外源性氮肥和磷肥的情况:一方面,有益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转化出来的营养盐刚好被藻类吸收利用,为藻类的缓慢、微弱生长提供持续、均衡的营养来源,并处于一定的菌、藻和营养盐的平衡循环状态,这时水体的毒素和有害物质较少,总体上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另一方面,对虾本身来说,外冷内热的情况,池塘水温也相应降低,棚内气压减少,棚内总体能量转换处于散发状态,肝胰脏解毒负担减轻,对虾肠道内毒素减少,中毒性或感染性情况得到有效控制或缓解,这时对虾反而易脱壳生长,但必须要有足够、有效的能量补充。我们通过观察、分析发现:棚内温度控制在22~26℃之间,对虾生长正常;控制在26~29℃之间对虾生长迅速,但易出现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增多、水体变浊变浓的情况。
应对外冷内热的管理措施:
1.要做到定期泼洒产酶益生菌,以有效保证池塘水体益生菌的种群优势,抑控回温时有害菌的竞争性繁殖:如用海之澜+碳元素每15天泼洒一次;交替用生物酶浆泼洒+高纯腐植酸钠,每7天泼洒一次;中后期(主要指养殖40天以后)用净水菌+碳源浸泡2晚充分活化后泼洒,每7-10天泼洒一次以有效分解有机物,降解氨氮、防止水体粘度过大,透气性差,水体溶解氧降低;
2.要做到定期降解亚硝酸盐,以防回温时亚硝酸盐迅速增多,最简的方法就是用大苏打类水质改良剂进行定期泼洒,进行生化降解,每5天泼洒一次,如用虾师傅的水医生、上海勤王的水体解毒安,拜尔康的水体解毒应激安等。
3.要强化用诱食酵母多糖拌料,诱食酵母多糖为酵母细胞壁原料,对提高白对虾的免疫力,促进生长有很好的作用;同时还促进肝胰脏的解毒功能和肠道内膜对饲料营养的吸收利用,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促进有益菌群的优势定植。
外热内热的情况:气温回暖是冬棚养殖过程中遭遇的一个重要的应激管理难关。因为搭冬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温,防止温度过低,但搭冬棚也就营造了池塘水体环境的一个小气候,而这个小气候的变化大于棚外大气候的变化,缺点也就是保温好,散热差,透光性差。一旦回温,棚内的气温气压的变化就会高于棚外的变化,棚内温度迅速升高,气压增大,细菌繁殖增速,水体的生化反应加快,但藻类由于受光照的限制而滞后于细菌的繁殖速度,这样,微生物对低温期间沉积于池底的有机污物(对虾粪便、饲料残饵、死藻、死亡生物残体等)分解转化的营养盐无法被藻类充分吸收利用而转化为促进蓝藻的生长(蓝藻易在高氮环境下生长,只要水温合适)或促进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的增多。同时有益菌、有害菌、藻类及其它浮游动物的竞争性加速繁殖,一方面易造成水体营养失衡,引起倒藻,水体变为浓绿老绿,死藻毒素增多;另一方面,棚内的气压加大,温度升高,对虾由能量散发型转向聚能状态,对虾的呼吸作用加快,生命代谢活动旺盛,如水体环境在回温期得不到及时的调理,水体毒素及有害的气体增多,对虾就会出现应激性脱壳异常、脱壳不遂,中毒性厌食减料、空肠空胃、偷死、红肠等情况。应对天气由冷转热的应激反应情况,参考前文《冬虾养殖的防与控》给出的有效防控方案就是:
1.气温回暖前一天,用富含B族维生素的能量果酸解毒抗应激剂(如春达曼的保虾灵)+解毒泼洒维C+氨基葡萄糖酸钙再泼洒一次,以有效补充能量、维生素、增加溶解氧、加速对虾肠道内毒素的排解,全面提高活力和抗应激力。
2.气温回暖当天注意打开冬棚南北通风口,加快棚内空气的转换和流通,宁可让温度降低一点再缓慢回升也不要让棚内温度升得过快,并视温度回升的情况加大通风力度,提高空气的流动速度,华南地区回暖气温最高一般也只有32℃,所以把冬棚四周的薄膜掀开1-2米,完全可以控制温度与外界最高温度一样。
3.调理菌藻相,以菌控菌,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回温当天用高浓缩乳粪球菌、硝化菌、酵母菌类兼气性或厌气性复合微生物制剂(如海之澜)与酶解酵素菌+碳源浸泡2小时后泼洒。以有效在2-3天内能调回稳定菌藻相,同时能抑控后续绿弧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病菌的繁殖感染。
4.逐步给料,进行三天递增给料,每天视情况增加30%,3天后才恢复到正常的水平,重点用诱食酵母多糖、酵素菌营养液拌料。
5.护肝、水体控菌、解菌藻毒素:回温第二天,用中草药萃取护肝液+中草药萃取解毒抗菌液+高稳定性聚维酮碘泼洒一次,以有效降解死藻毒素,提高肝胰脏的解毒功能,消杀真菌或和条件性致病菌而不伤藻,不引起水变。
6.池底控菌、解毒:回温后第三天用中草药底质改良剂+片状缓释型高稳定二氧化氯沉底抛撒一次,重在降解池底氨氮、亚硝酸盐、缓慢消杀池底弧菌、真菌、致病性腐败菌类。
总之,温变,一切都在变!对虾就是在“冷”与“热”的考量中逐步成长,但总体上来说,整个冬季和冬春交替期间,气候的变化还不算大,在漫漫的冬季,我们考虑在无光照或光照很弱的冬棚小气候条件下如何去养好虾、养大虾,这是管控方式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这种经历让我们能明白些什么时,我们收获的不只是财富,而更多的是可控养虾的技术和经验。(责任
标签:
  • 对虾养殖技术
  •  
  • 对虾养殖方法
  •  
  • 淡水养殖
  •  
  • 对虾养殖
  • 更多栏目最新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1.选址:养殖南美白对虾时,应选择地势高、排灌方便的池塘,并
    斑节虾是淡水养殖还是海水养殖
    斑节虾是淡水养殖还是海水养
    斑节对虾需要海水养殖。由于斑节对虾属于咸水,淡水养殖不
    斑节对虾养殖技术
    斑节对虾养殖技术
    养殖斑节对虾要从虾池建设、控水、饵料配制、温度控制等
    斑节虾和基围虾的区别
    斑节虾和基围虾的区别
    形状不同:斑节对虾体表有黑褐色和土黄色的十字斑点花纹,刀
    虾有哪些品种
    虾有哪些品种
    樱桃虾:由中国台湾省出产的锯齿新米虾龙改良而成。皮皮虾
    淡水怎样养对虾
    淡水怎样养对虾
    池塘条件:对虾养殖场应设置在地势开阔、排水方便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