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池是如何倒藻的?详实数据告诉你


广西合浦党江镇蓝星村一个边膜沙泥底池塘(见图1),面积2亩,水深70cm左右,配备一台1.5kw的四叶水车式增氧机。5月份养第一造虾,7月9日出虾,原池水保留。7月22日将池塘中以前养虾的老水(水色浓绿)用沟渠水换掉30cm。8月1日水色黄绿,上午11点,池塘水不经任何处理放苗5.85万,放苗盐度2‰。8月1日-4日,不投喂。8月5日-6日,早上均投喂一餐500g“利饵多”。8月1日-6日,没有用过药,不开增氧机。
   通过对对虾养殖技术的深入学习,把学到是知识应用到对虾的养殖过程中,可以很有效的提高对虾养殖产量。
图1 池塘基本养殖情况
8月6日下午,水色为土黄色,下风口漂死藻泡沫(见图2、图3);
图2 下风口死藻泡沫
图3 下风口死藻泡沫
8月7日-9日下午,水面漂浮大量油膜,有虾游边(见图4);
图4 趴边的野杂虾
8月6日-12日,水色一直清澈见底(见图5)。
图5 水体清澈见底
8月4日-12日,对水体中浮游动物生物量、水深、透明度、上午(9:00-10:00测量)水体的pH、DO值和氨氮、亚硝酸盐含量进行监测,具体变化情况如下:
图6 倒藻前后,水中浮游生物量的变化情况
如图6所示,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从8月4日的30.5mg/L迅速下降到8月6日的8.09mg/L。在8月8日降到最低值,为3.99mg/L。之后,浮游植物量缓慢增长,在8月12日到达6.668.09mg/L。
轮虫的生物量随着浮游植物生物量的降低而降低,从8月4日的11.24mg/L迅速下降到8月8日的0.64mg/L,之后缓慢下降到8月12日的0.27mg/L。枝角类、桡足类的生物量基数较小,变化不明显。
图7 倒藻前后,水体透明度和上午pH、DO值的变化情况
如图7所示,8月4日,水深为68cm,透明度为55cm。8月5日,透明度有所增加。到8月6日出现肉眼可见的“倒藻”现象时,水变的清澈见底,且一直保持到8月12日。
8月4日-7日,水体上午的pH值保持在7.8。“倒藻”后,它从8月7日的7.8迅速下降到8月11日的6.7,之后呈上升趋势。
上午水体的DO值从8月4日的6.37mg/L平缓增长到8月7日的6.63mg/L。“倒藻”后,它从8月7日的6.63mg/L迅速下降到8月8日的3.66mg/L,在8月11日达到最低值,为2.60mg/L,之后呈上升趋势,这与pH值的变化相一致。
图8 倒藻前后,水体氨氮、亚硝酸盐的变化情况
如图8所示,水体氨氮的变化不稳定。“倒藻”后,水体中氨氮的含量从8月6日的0mg/L上升到8月10日的0.2mg/L,8月11日后呈下降趋势。
8月4日-10日,水体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为0mg/L,但到了8月11日-12日,它的含量上升为0.002mg/L。
“倒藻”后,该水体的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下降,导致浮游动物,特别是轮虫的生物量也随之下降,水体透明度增加;上午水体的pH值和溶解氧迅速下降;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的含量,均在“倒藻”后上升。
分析:
1、本池塘将22天前养虾后的“老水”,几乎不做任何处理,直接放苗养殖。水体中的藻类越多,对营养元素的需求就越多。而此池塘放苗前4天不投喂,这使得池塘的肥力不足,引起了“倒藻”。晴天下午强光照射,可能抑制藻类的生长、繁殖,是“倒藻”的原因之一。
2、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从8月4日-8日,一直处于下降状态。这说明此次“倒藻”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只在到了一定程度时,才有了肉眼可见的“倒藻”现象。因此,“老水”放苗应该及时补肥、补菌,或早期加大投喂,稳定水体。
3、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在“倒藻”后升高,因此在发现“倒藻”现象后,需要尽快解毒、改底,来改善水质,预防疾病。
标签:
  • 对虾养殖方法
  •  
  • 对虾养殖
  •  
  • 淡水养殖
  • 更多栏目最新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1.选址:养殖南美白对虾时,应选择地势高、排灌方便的池塘,并
    斑节虾是淡水养殖还是海水养殖
    斑节虾是淡水养殖还是海水养
    斑节对虾需要海水养殖。由于斑节对虾属于咸水,淡水养殖不
    斑节对虾养殖技术
    斑节对虾养殖技术
    养殖斑节对虾要从虾池建设、控水、饵料配制、温度控制等
    斑节虾和基围虾的区别
    斑节虾和基围虾的区别
    形状不同:斑节对虾体表有黑褐色和土黄色的十字斑点花纹,刀
    虾有哪些品种
    虾有哪些品种
    樱桃虾:由中国台湾省出产的锯齿新米虾龙改良而成。皮皮虾
    淡水怎样养对虾
    淡水怎样养对虾
    池塘条件:对虾养殖场应设置在地势开阔、排水方便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