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对传统稻田养鱼方式进行了诸多改进。我国传统稻田耕作方式正在向现代稻田耕作方向发展。本文介绍稻田养鱼现代养殖模式的新变化,供参考。
1.完善养鱼、稻田工程设施。将传统的平地式稻田养鱼改造为宽沟式、沟渠式、垄式等稻田养鱼新方法,增加了稻田养殖水体,改善了生活条件的水产品。
2.将鱼类品种由单一养殖改为混养。应根据园地条件选择混养品种,如草鱼、鲤鱼、尼罗罗非鱼、鲢鱼、鳙鱼、鲫鱼、棱皮鲶等。
3、变常规品种为名特优水产品。许多名优水产品也适合稻田养殖,如螃蟹、青蛙、甲鱼、虾等,大大提高了稻田综合养殖的经济效益。
4、提高鱼种放养规格。以草、鲤等常规鱼类为例,应放养鱼苗,不宜放夏花,放养3厘米左右的小规格鱼种,宜放养10厘米以上的大规格鱼种。
5、由疏耕向适当精耕转变。根据土壤肥力和饲料量灵活调整。以草鱼、鲤鱼等常规鱼类为例,养鱼每亩放养1年生鱼种500尾,养鱼每亩放养夏花鱼种1000尾。如果条件好,可以适当增加稻田数量。
6、将晚放早捕改为早放晚捕。沟渠式和田埂式养鱼稻田都有永久性鱼僻区,可以在冬季提早放养。中晚稻收获后,可填深水继续养鱼。冬季可种植春季花卉作物,小麦、油菜种植前半个月即可开始捕鱼。
7、由不喂食改为喂食、施肥。
8、改一次放养、钓鱼为轮抓、轮流。经过技术改革,各地涌现出许多高产模式。在粮食增产的基础上,亩产鱼产100公斤、200公斤的农户相继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