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孔雀鱼生活在淡水中,有些生活在咸水中。适宜的水温为20-32。该鱼性温和,可混养,易于养殖,品种多,价格便宜。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如何区分孔雀鱼的雌雄,以及孔雀鱼的饲养方法和技术要点。
1、孔雀鱼的特点和习性
孔雀鱼具有细长的身体,具有圆柱形的前部和扁平的后部。头部较大,吻部稍突出,口裂较宽。眼睛稍微大一点。背鳍没有刺。尾柄较宽,尾柄长比尾柄高。由于长期人工培育,背鳍和尾鳍发生了较大变化。大多数雄性鱼的尾鳍呈扇形,色彩缤纷,类似孔雀的尾巴。当雌鱼达到性成熟时,其体长明显长于雄鱼,甚至长一倍。
2、孔雀鱼怎么分公母
雄性和雌性孔雀鱼最重要的特征是它们的腹鳍。腹鳍尖的为雄鱼,腹鳍圆的为雌鱼。另外,当从远处看不清腹鳍时,也可以根据体形来区分。雄鱼一般体型较小,颜色较鲜艳,尾巴一般很大,下垂,颜色鲜艳。雌鱼一般都比较大,尤其是腹部很大,腹部有一些黑色的斑块。尾巴与身体相比比较小,上下也比较对称。
孔雀鱼是卵胎生鱼类。交配两周后,雌性腹部会肿胀,出现黑色胎斑,这是分娩的前兆。雌性产仔大约需要半个小时,一窝产小鱼约15至100条。大多数在晚上或黎明分娩。由于成鱼会吃公鸡鱼,孔雀鱼往往从出生起就不得不逃离,以避免成鱼的攻击。
3、孔雀鱼的繁殖周期
孔雀鱼的繁殖周期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大约每月可繁殖一次。不过,经过3到5个月的繁殖,小鱼就有了繁殖能力,可以繁衍下一代。
野生雄性孔雀鱼体型较小,只有3 厘米才成熟。体上部呈橄榄色或棕色,下部呈银绿色或蓝色。尾鳍呈红色,有闪亮的斑点,具有金属光泽,而其他鳍颜色暗淡。雌鱼背部蓝灰色,两侧白色,成熟时腹部背面出现黑色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