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最新养成技术总结及养殖效益分析



  投饵技术对石斑鱼养成效果影响较大。石斑鱼不吃沉底的食物,投喂时必须注意。在水温25℃的环境条件下,石斑鱼的消化速度约为20-24小时。投饵与否及投饲量主要考虑水温及其变化情况。一般视石斑鱼的摄食状态来决定投饲量,抢食厉害多投,抢食差,少投或不投。每次投喂时,应分批缓慢遍撒,等抢食完前批饲料后再撒下一批,直至喂饱不抢食为止,决不可将饲料一次倾倒入水体,以免造成饲料浪费和环境污染。投饵还应讲究定质、定量、定时原则(见表1)。池塘养成中还应注意搭设饲料台,进行定点投饲,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和便于清理残料,保持水质良好。
  四、管理及病害防治技术
  石斑鱼养成成功与否的关键点,除了饲料及投饲技术外,种苗质量、定期筛分、疾病的有效防治技术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1、选好种苗  
  石斑鱼养殖的颈瓶主要是种苗(种苗来源不稳定及种苗质量的参差不齐),保证种苗质量是搞好养殖的首要环节。目前,养殖种苗来源一是天然海区捕捞或诱钓的野生苗,二是人工繁育苗。野生苗规格参差不齐,可能携带多种病原,野性太强,人工圈养成活率较低,不适合规模养殖。人工苗规格比较整齐,适合人工圈养。做好育苗阶段的苗种营养强化培育关键环节,可降低次苗、残苗的比例,获得较多的优质石斑鱼苗,为石斑鱼的规模养殖奠定良好的基础。
  2、定期筛分  
  石斑鱼自相残食现象非常严重,多年来各地方总结经验证明,没有定期筛分养殖的成活率相当低,几乎全部亏损。因此,必须定期筛分,保持同一水体内石斑鱼鱼体规格的一致。8公分前,5-7天要筛一次;8-15公分的,7-10天筛一次;15公分以上的试规格悬殊情况作出筛分。筛分目的只有一个,让同规格的鱼长在一块,避免大吃小。
  3、疾病防治   
  石斑鱼的病害跟其它鱼类相似,亦是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三大类。宏观上讲,预防病害的最佳方法,一是选择近几年没有或较少石斑鱼养殖的水域养殖,二是将养殖海水盐度逐渐淡化到6-8‰(出售前一个月,再逐渐将盐度提高到正常值,不影响肉质)。若能做到这两点,正常情况下三年内寄生虫发病率较其他地方可减少80%以上,病毒病及细菌病可减少50%以上。
  对于病毒病,主要从亲本上检验控制,挑选无特定病原鱼做亲本。
  对细菌病的防治,主要通过定期消毒调水,加强营养预防等方式,保证鱼饲料的新鲜、无质变、营养均衡,这样可以保证鱼机体生猛,抗病抗应激能力强,细菌无机可乘。针对南海区域较常见的海水鱼弧菌病,珠江水产研究所等科研院校正在进行疫苗开发,实验室及小规模试用效果较好,保护率在50-80%,溃疡、烂身、出血、肠炎、腹水、胀气等症状较多出现的养殖区域可选择哈维氏弧菌和溶藻弧菌二联灭活疫苗进行浸泡或肌肉注射。     
  石斑鱼常见寄生虫是车轮虫、斜管虫、小瓜虫等,平时要注意池塘水质的调节,通过使用生物渔肥、水质改良剂等药物进行水质的调节,肥活嫩爽的良好水质条件下,寄生虫一般不会出现。水质消瘦,透明度高于40公分以上,粘稠度较大的水体易发寄生虫。可以选择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外用驱杀车轮虫、斜管虫,可以选择青蒿末内服来驱杀小瓜虫等。
  五、养殖品种及效益分析
  石斑鱼的自然生长期,在浙闽沿海为5-11月,两广和香港、台湾省沿海为4-11月,海南为3-12月。海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华南沿海区域均适宜此鱼养成。 
标签:
  • 怎样养殖石斑鱼
  •  
  • 石斑鱼养殖方法
  •  
  • 石斑鱼养殖
  • 更多栏目最新
    石斑鱼最新养成技术总结及养殖效益分析
    石斑鱼最新养成技术总结及养
    网箱养殖石斑鱼   石斑鱼养殖因其利润空间大成为养殖
    石斑鱼的养殖成本及利润
    石斑鱼的养殖成本及利润
    石斑鱼为我国南海沿海养殖的重要经济品种,南海四面环
    石斑鱼内陆生态养殖新技术
    石斑鱼内陆生态养殖新技术
    该项目实现了全套高度节水型、健康型、环保型、实用
    强化营养,降低互残,提高石斑鱼苗成活率
    强化营养,降低互残,提高石斑鱼
    文/海南正强 朱行超 前言:由于近几年病害多、虾难养,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