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幼体的分期与发育阶段 河蟹幼体的生长过程


河蟹幼虫的发育经历了几次显着的变态。幼虫的生长和形态变化发生在每次蜕皮后。

整个幼虫期分为跳蚤幼虫期、大眼幼虫期和幼蟹期三个阶段。跳蚤样的幼虫分为5个阶段,经过5次蜕皮和变态,成为蟹幼虫。我们来谈谈河蟹幼体的分期和发育阶段。

一、河蟹的蚤状幼体阶段

1、第一至第三期类蚤幼虫:刚从卵孵化出来的幼虫,外表不像成虫,而稍像水蚤,故称类蚤幼虫。跳蚤状幼虫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头胸部近似球形,有1个背棘、1个额棘、2个侧棘、1对复眼、2对触角、1对大项圈、2对小项圈和2对项圈足。腹部狭长,共有6-7节,尾节分为两节。后期跳蚤状幼虫的第三领足和五对胸腹肢也逐渐发育。

2、第四至第五期蚤状幼虫:第四期蚤状幼虫开始出现胸、腹部肢芽。第五期跳蚤样幼虫已能识别第三领足,胸部具有成蟹的基本形状,腹部四肢呈棒状。跳蚤状的幼虫依靠项圈腿的划动和腹部的不断伸屈来游泳和取食。幼虫具有趋光性和水养性。

3、前期,跳蚤状幼虫多漂浮在水体表面及池边角落,成群聚集;后期多沉入水体底部活动,常呈倒立姿势,即腹部卷在头胸部。用你的后推力抵住底层,并向前向后划动你的前脚。幼虫的食性比较杂。它们可以捕食植物性单细胞藻类和动物饲料,如轮虫、滋养足类幼虫、沙蚕幼虫和咸水卤虫无节幼体。蛋黄、豆浆、豆腐等颗粒状杂物也可吞咽。

4、各期类蚤幼虫的主要形态差异为:第一期至第五期类蚤幼虫,领足外肢末端羽状刚毛数量为4、6 、 8、 10 和12 分别。变态时增加两根刚毛;尾叉内缘刚毛数量依次为3、3、4、4、5对。

二、河蟹的大眼幼体阶段

第五期跳蚤幼虫蜕皮后,变态为大眼幼虫(蟹苗)。大眼幼虫因长眼柄末端生有一对复眼,露在眼窝外而得名。幼虫体形扁平,额缘凹陷,额刺、背刺和侧刺已消失。胸足有5对,第一对是发达的爪,第二至第五对是4对步行足。腹部狭长,共7节,尾叉消失。腹肢有5对。第一至第四对是有力的桨形游泳肢。第五对较小,附着在尾段的底部,称为尾肢。

大眼幼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和追水性,对淡水流敏感,能适应淡水中生活。幼虫能很好地爬行和游泳。游泳时,双腿弯曲,腹部挺直,四对桨状的游泳肢快速划动,尾肢上的刚毛快速颤动,使其移动速度非常快。爬行时,腹部卷曲于头胸部下方,利用胸部向前爬行。大眼幼虫也是杂食性且凶猛,能捕食比自身大的浮游动物。它们可以在游泳和静止时用大刺捕捉食物。

三、河蟹的幼蟹期阶段

大眼幼虫经过五次蜕皮后,成为幼蟹。一期幼蟹的壳长于壳宽,与真正的蟹形状不同。然后它们脱壳并进入第二阶段幼虫。壳长小于壳宽,因而形成螃蟹形状。幼蟹蜕壳4-5次,可以合理划分河蟹幼虫的发育阶段。我们用他们的第二性征作为划分的标志。即幼虫第二性征尚未出现的阶段为幼蟹阶段,称为“幼蟹”。当第二性征出现时,就进入幼蟹阶段。

幼蟹适应性强,形态与成年蟹相同,壳长小于壳宽。幼蟹的培育阶段一般从5月份开始,需要4-5个月的时间。在此期间,幼蟹进行系统性的蜕壳,每次脱壳后,幼蟹的体长、宽度和重量都会明显增加。从产量来看,养殖较好的V期蟹规格为300只/公斤-5000只/公斤,俗称“豆蟹”。 V期蟹养殖4-5个月后,规格可达到100只/公斤-200只/公斤。

标签:
  • 养殖技巧
  •  
  • 养殖方式
  • 更多栏目最新
    螃蟹能养活吗?怎么养?
    螃蟹能养活吗?怎么养?
    准备:螃蟹可以喂。如果要喂螃蟹,先准备一个盆,盆底铺一层沙
    大闸蟹什么样的好
    大闸蟹什么样的好
    看背壳:好的大闸蟹背壳青黑色,有光泽,蟹脚上的毛根分明。看
    阳澄湖大闸蟹多少钱一斤 阳澄湖大闸蟹120-200元/斤
    阳澄湖大闸蟹多少钱一斤 阳
    阳澄湖大闸蟹是江苏省苏州市的特产,属于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螃蟹怎么养殖方法在家里
    螃蟹怎么养殖方法在家里
    家里养螃蟹,一定要选择大鱼缸或水桶、塑料盆等。作为容器
    飞蟹几月份最肥
    飞蟹几月份最肥
    每年秋季9-10月飞蟹最肥。它们从南到北的生产旺季分别是
    几月份的大闸蟹最好 吃大闸蟹禁忌什么东西
    几月份的大闸蟹最好 吃大闸
    秋天,世界各地的大闸蟹上市销售。它们味浓、味美、可口,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