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简历是大学生走向职场的第一步,也是职场必修课。虽然有很多老师和书籍教大学生如何写简历,但记者发现,很多大学生其实并不知道什么样的简历适合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写简历来炫耀自己。为此,记者采访整理了四个关于简历的故事,并一一解答,希望能为应届大学毕业生提供一些指导。
疑点一:漂亮的封面,需要吗?
你的简历需要封面吗?毕业于广州某大学的肖旭至今仍未找到这个问题的确切答案。当初他的第一份简历和其他同学一样,下载了学校的logo,做了一个简历封面,彩印后非常漂亮。然而,在求职过程中,肖旭发现简历的封面并没有太大的作用,有时反而成了一种负担。后来,他干脆放弃了封面。
点评:给简历设置封面越来越不被HR认可,这种在求职者眼里用心良苦的制作在HR眼里是多余的,既浪费了HR的时间,又浪费了纸张。但事情不是绝对的。如果你是学设计的,一个设计良好的封面往往会成为你简历的关键。
疑问二:一页简历够用吗?
梁肖毕业于新闻学院,他的求职目标是新闻媒体。和别人不一样,他的简历永远不会是一页,而是一份复印件。除了他的基本信息、实践经历、荣誉等常规项目,还会附上他在报社实习期间发表的作品。由于有一百多部作品,他的简历就像一本最厚的书。梁肖认为,一份厚厚的简历可以反映他的成就和做事态度。
点评:一个HR的观点可能比较有代表性:他们都喜欢简洁的一页(1页)简历,这也是大多数知名企业招聘人员的普遍看法。但是对于一些注重实践经验和表达创意的行业,也可以加入一些自己的作品。
疑问三:工资,我该说多少?
今年9月的一天,记者在南方人才市场看到了这一幕:武汉某建筑学院的本科生在应聘肇庆的一家小房地产公司。你来我们公司的期望薪水是多少?四千!要知道,我们公司中层人员就是这个数,刚入职的大学生不超过1700元。最后,HR用欢迎你下次再来应聘的方式把那个大学生送走了。
点评:薪资是大学求职者的两难选择。如果回答太高,HR可能会觉得你要求太高;如果答案太低,HR也可能认为你太无足轻重,不适合做这份工作。提前了解这个行业的薪资水平是明智的。
疑点四:一份简历就能得天下?
小赖是药学专业的研究生。他的职业目标是先选择高职教师,然后是高校辅导员,最后是R & amp医药公司的职员。为此,她设计了三份简历。高职院校教师的简历突出了她的科研成果,高校辅导员的简历突出了她的学生工作经历,R & amp医药公司的d人员强调她的实验操作。三份简历投给不同的岗位,她相信这是唯一被盯上的方式。
注:人力资源专家指出,永远不要用同一个简历来发布所有的职位,要注意针对性,针对每个公司和职位制作不同的简历。在简历中,突出与你应聘的公司和职位相关的信息,弱化对方不重视的内容,这样你就很容易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