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富含维生素C、优质蛋白质和磷、铁等矿物质,是蔬菜中不可多得的珍品。香椿一般在每年春季采收,消费者只在春季满足其消费需求。光温室中,长行距70cm,短行距40cm,株距25-28 cm。因多年移栽收割,应施足基肥,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5500—6000kg,12%过磷酸钙150kg,45%硫酸钾复合肥150kg,木质素生物肥180—200。
肥料和水管理
香椿是肉质根,对土壤通气要求高,喜水怕涝。雨天,大雨过后要及时排水,防止渍水造成沤制。如遇干旱,要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度在70%-75%。应采用分期追肥的方法,即每次收获开沟追肥,一般每667m2用腐熟有机肥1000kg,12%过磷酸钙25-30kg,45%硫酸钾或硫酸钾复合肥15-20kg。
温度管理
10月下旬,也就是初霜前后,覆盖高防护消雾棚膜。当大棚内温度降至10时,大棚膜上覆盖草片保温。香椿生长期间,白天温度为18-24,夜间温度为12-14。昼夜温差越大,香椿芽长得越肥,香气越浓。
常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生长期常见的病害有根腐病、叶锈病、枯萎病等。根腐病使植物的根和叶腐烂,患处皮层呈赭褐色,逐渐变成深褐色。患病的植物生长缓慢,在严重的情况下,植物会死亡。叶锈病主要危害植物的叶片,有黄褐色或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点,散在或组合成大斑点,突出叶背。受感染的植物生长缓慢,严重时会发生落叶。干病主要危害香椿的茎。发病初期,树皮上出现梭形湿腐斑,随后扩大,呈不规则形状。在斑点的中间,树皮裂开了,胶质流了出来。当病斑环绕树干时,上部树梢死亡。
病害防治综合技术措施:选择三年以上未种植香椿树的砂壤土地块作为苗圃地。除了使用腐熟的有机肥外,还添加了对土壤中的有害细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生物菌肥,如木质素菌肥。播种后,用500倍的8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和800倍的50%甲霜灵可湿性粉剂喷洒苗床。幼苗出土后,再用同样的药剂喷洒1-2次。能有效防止猝倒和猝倒对香椿苗的危害。
在日光温室移栽香椿前,应及时除去病株,用2.5%咯菌腈或0.5%高锰酸钾溶液200-300倍液浸泡根部15-30小时。用清水清洗后种植可以有效防止根腐病的危害。
温室内的高湿度是香椿叶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11月,用黑色薄膜覆盖所有操作线。选择晴朗稳定的天气浇水,当大棚内温度达到22时,放出空气。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使用;8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雾,重点在患处,可防治叶锈病、枯萎病等常见叶部病害。
常见害虫
危害香椿叶的温室栽培香椿常见害虫有:红蜘蛛、建桥虫、秋毛虫、蛾子等。危害茎秆的害虫有:香木蠹蛾、松墨天牛、草地螟、锯铲甲虫等。用2%阿维菌素EC 1500-2000倍液和苏云金杆菌氟铃脲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混合液防治香椿叶害虫。施用40%毒死蜱EC 1000-1500倍和2%阿维菌素EC 1500-2000倍,或用针管注射到害虫钻的树洞内,用土封洞,杀死损害树皮和茎木质部的害虫。
勇气
采取分批采摘,全年供应。即花蕾长10-12cm时,在元旦前后采摘。当采摘第二茬作物时,留一条侧枝不剪,用于根的培养,以防止连续采摘引起的植物早衰。以后都采用这种采摘方式,每年都会采摘。夏季,为保证香椿芽的质量,采用遮光30%-40%的遮阳网覆盖大棚表面,同时实行上下通风的生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