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选择。鲜菜栽培,早中熟品种,如飞乌瑞塔、东农303、中薯3号等。应精选,一般在4月中下旬采收上市。加工养殖要选大西洋,一般5月上半月采收。
马铃薯种薯选择。选择3代以内的脱毒种薯为宜。
种薯处理。小种薯(50克以下)一般不切块,整薯播种;大种薯(50克以上)要切块。切块时,垂直或斜切。每片应含芽眼1 ~ 2个,平均重量30g以上。切成楔形,而不是条状或片状。在切割的过程中,要注意刀具的消毒。一般两把刀浸泡在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一刀切完一个种薯后,将刀浸入高锰酸钾溶液中,再拿另一刀交替切下一个种薯。切块时,顶芽薯块和侧芽薯块要分开堆放,分开播种,这样出苗整齐。将切好的马铃薯片均匀涂抹草木灰或滑石粉(加入4% ~ 8%的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促进伤口愈合。
土壤选择。应选择排水方便的稻田。
施底肥。畦耕开沟前,每亩稻田施硫酸钾复合肥100公斤。
播种土豆。土豆播种一般安排在12月中下旬至1月上旬。在田间按宽150厘米,沟宽40厘米划。然后,种子土豆被放在这一排的表面。每行种植4行,行距40厘米,株距25厘米。每亩稻田放5500个左右的种薯。
挖沟和覆土。畦间挖沟,深25厘米,宽30-40厘米,挖出的土碾碎后覆盖种薯。
用稻草和塑料薄膜覆盖。稻草首尾相接覆盖,头部朝向畦沿边缘,厚度8-10厘米,每亩稻田用草量1000-1200公斤。然后在雨后或湿秸秆后,用塑料薄膜覆盖秸秆表面,宽度为220 cm,周围用土压紧。
破膜引苗。当幼苗开始长草时,应在出苗处撕开塑料薄膜,以引出幼苗。
植物调节。如果马铃薯植株疯长,可将烯效唑以100 ~ 150 mg/kg的浓度喷施在叶片上,可有效抑制植株地上部分的生长,促进植株地下部分块茎的膨大。
害虫控制。马铃薯主要病害有早疫病、晚疫病和黑胫病,主要害虫有蚜虫、瓢虫和地下害虫,应抓紧防治。
适时收获。4月下旬至5月上旬,根据市场情况陆续采收上市。收割的时候,只需要打开稻草,把土豆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