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在结果期整个枯萎也就不足为奇了。例如枯萎病,其病原体为镰孢菌(真菌),通常在植物开花结瓜后相继发病,其发病部位主要在植物的根部和根颈处。植株感染后,中午叶片的第一部分或一侧下垂,看似缺水,但萎蔫的叶片迟早会恢复,后期萎蔫的叶片继续增多,逐渐蔓延至全株,主蔓基部出现纵向裂缝,导致全株枯死。当切下病茎时,维管束变成褐色。湿度高时,患病部位表面出现白色或粉红色的霉斑,或从患病部位溢出琥珀色的果冻。病菌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8 ~ 32,土壤温度为24 ~ 32时发病快。由于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10年以上,那些不与其他瓜类作物轮作、种植地低、排水不畅、基肥中部分施用氮肥或有机肥未充分分解、土壤酸性强(长期部分施用化肥)或种植前土壤未消毒的植物,在适宜病菌生长的条件下,被命令容易发病。
预防措施:
1、严格执行3-4年以上的轮换。
2.尽量选择地势高、排水好的地块进行种植。
3.播种前用新型高脂膜拌种,可击退地下病虫害,隔离病毒侵染,不影响发芽和膨大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苦瓜种子发芽率。
4.应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在基肥中加入磷钾肥。
5.病情较轻期间,要适当减少灌服次数,并抓紧药物控制。可交替使用药物,如800倍的70%甲硫氨酸盐或60%多福地尔可湿性粉剂、200倍的10%双消灵水剂、350倍的60%三乙膦铝可湿性粉剂,或1000倍的20%利卡磷甲酯乳油灌根和根颈喷雾。每株浇药液250毫升左右,每10天施药一次,连续2-3次。使用药物时,新的高脂膜可以提高药效,并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