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玉米田中,经常发生幼苗心叶扭曲,新叶卷在一起无法展开,从而形成“细捻”、“歪头”或“圈形”现象。农民朋友认为这是一种疾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几个:1。跟品种的特性有关。有些玉米品种,生长前期温度较低会造成心叶萎缩,后期温度升高会恢复正常生长。2.玉米生长前期氮肥过量也会造成心叶萎缩。3.它是由两种害虫引起的,即瑞典茎蝇和蓟马。原因如下:
瑞典秆蝇:又名黑小麦秆蝇,1998年在玉米上突然爆发,近年来危害逐年加重。它的身体很小(成虫体长1.5-2mm,黑色有光泽;初孵幼虫透明如水,成熟幼虫为黄白色蛆虫)。另外,伤害比较隐蔽,人们一般不会察觉。幼虫孵化后,从心叶的接缝处钻入心叶,使心叶尖端受害,被心叶分泌的粘液卡住,无法铺开,而下部的叶继续生长,使心叶形成“歪头”或“环形”,老百姓称之为“长城上的小辫”。玉米苗受害早,伤了生长锥,会形成“枯苗”;如果受害者较晚,幼虫仅损害心叶边缘,叶片展开时会形成“皱缩状”,可见发亮的粘液痕迹。如果不形成“枯苗”,一般对玉米没有太大影响。
蓟马:成虫主要以玉米芯叶、叶鞘和叶底卷叶为食。玉米幼苗前期受害后,心叶不能正常伸展,扭曲成“细麻花”或“猪尾巴”状;叶片可展开,但心叶两侧的“薄膜”常造成断裂或断开,或叶片呈现大量断续的斑块状“白点”或“银白色条纹”,并伴有小色斑,与银白色相对的叶片前部呈现黄色条纹,导致叶片畸形。
防治方法:用含内吸性杀虫剂的种衣剂包衣种子,防治效果理想。玉米出苗后3-5天,适时喷施很重要(越早越好)。用20%氰马拉EC 600倍液、22%丙氯混剂600倍液、1.8%阿维菌素1000倍液喷洒,不仅能防治瑞典茎蝇、蓟马,还能防治灰飞虱、蚜虫、叶蝉等带毒昆虫。以后可与防治玉米螟、粘虫的药剂结合使用,苗期施药1-2次。(3)疏苗与定苗相结合,对不能展开的“歪头”和“环形”玉米苗的心叶进行人工折断或疏苗。对有症状的地块,在苗期使用农药防治害虫时,喷洒25%的“伟力锌”1000倍或70%的“禾丰锌”3000倍和“E-guide”300倍的0.5%尿素混合液2次(缺钾地块可同时混施“伟力钾”),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加产量。对于干旱地块和没有种肥的地块,要及时浇水追肥,加快幼苗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