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耕葵粉蚧的发生与防治


玉米和向日葵粉蚧危害玉米、小麦、小米、高粱和禾本科杂草。主要雌成虫和若虫在近地面的叶鞘和根茎中吸取寄主的汁液,造成密集的危害,轻则使受害植株的茎叶变黄,生长缓慢。另一种情况是植株矮小瘦弱,下部叶片干枯或根系粗大,不能结果,导致严重减产。

1.形态特征。雌成虫体长3mm-4.2mm,宽1.4mm-2.1mm,扁平长圆形,红褐色,体表覆盖白色蜡粉,卵圆形眼,8条触须,足发达。雄成虫体型小,棕黑色,3对单眼紫棕色,10条触须,口器退化,胸足发达,3对足,前翅长0.83mm,白色透明,后翅退化为平衡杆。卵长0.49毫米,卵圆形,起初为橙色,孵化前为浅褐色,卵囊白色,棉花状。若虫有两个龄期。一龄若虫体长0.61mm,无蜡粉。二龄若虫体长0.89毫米,宽0.53毫米,体表有白色蜡粉,触角7根。蛹长1.15mm,略扁,黄褐色,触角、足、翅明显。茧很长,白色,柔软,两边几乎平行。

2.生活习惯。一年三代,在田间残留的玉米茬或土壤中残留的秸秆上越冬。雌成虫每年9-10月产卵越冬。次年4月中下旬,气温17左右时,孵化期半个月以上。初孵若虫先在卵囊内活动1-2天,然后向四周分散,寻找寄主后固定为害。一龄若虫活跃,不分泌蜡粉保护层,是化控时期。二龄后开始分泌蜡粉,在地下或植株下部叶鞘内造成伤害。雌性若虫成熟后会变成雌性成虫。雌成虫在玉米茎基部的土壤或叶鞘中产卵,在河北省的世代发生在4月至6月中旬。若虫和雌成虫为害小麦,食麦秆基部汁液。第二代发生在6月中旬至8月初,主要危害夏玉米幼苗。6月中旬末,卵孵化成若虫,爬上玉米为害。这个时候玉米的抵抗力差,容易造成危害。第三代在8月上旬至9月中旬为害玉米或高粱,对其产量影响不大。

3.防治方法。

农业控制。

(一)增施有机肥、磷钾肥、复合肥等。不仅会促进寄主的根系发育,提高寄主的抗病能力,还能抵御。

(二)合理轮作,不种植禾本科作物,在此虫发生严重的地块种植豆类和棉花。

(c)玉米和小麦收获后,应进行翻耕和灭茬,并将残茬从地里取出,集中焚烧。在玉米翻耕和粉蚧发生严重的地块,不宜采用“小麦3354”和“玉米”一年两作的栽培方式。

(d)玉米应该在适当的时间播种,不能太早或太晚;加强肥水管理,及时耕作除草,使土壤疏松,土壤含水量良好,提高寄主抗病能力,特别注意清除禾本科杂草。

化学防治。玉米粉蚧孵化后,一龄若虫期,及时浇灌50%久效磷乳油1000倍,每亩浇好药液125升,效果良好。

查看更多:
  • 玉米
  •  
  • 种植玉米
  •  
  • 玉米种植方法
  • 更多栏目最新
    玉米加工饴糖的技术
    玉米加工饴糖的技术
    1.方便面:每50公斤玉米粉加入约150公斤清水,然后加入50克
    做好甜玉米的栽培种植管理技术
    做好甜玉米的栽培种植管理技
    1月8日,景洪市大渡岗乡农业中心技术指导员到蒙曼村小组指
    如何测量玉米水分
    如何测量玉米水分
    农民家里计算水分的土壤法不一定科学准确,用户可以简单估
    嫩玉米保鲜新法
    嫩玉米保鲜新法
    每公斤防腐剂与260公斤温水混合,将嫩玉米穗浸泡在防腐剂
    夏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防治
    夏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防
    玉米“粗缩病”又称“万年青”,每年5月中旬至7月,春玉米、
    玉米草害及防治
    玉米草害及防治
    1.主要杂草玉米田主要杂草有:一年生稗草、筋骨草、狗尾草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