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茎枯病,又称剪藤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一旦发生,难以控制,严重威胁黄瓜的产量和品质。作者经过几年的栽培实践,总结出一套该病的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现介绍如下:
一是实施合理的轮作和种子处理。
1.合理的轮作。间隔2-3年与非瓜类轮作。
2.种子处理。播种前,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倍液浸泡种子30分钟,然后取出晾干即可播种。也可以用福美双拌种,用量为种子干重的0.3%。
第二,加强栽培管理。
1.水资源管理。根据露地和保护地条件,进行合理灌溉。在露地条件下,发病后应控制灌溉,雨季应加强排水。在保护地条件下,由于蒸发量相对减少,灌溉量应适当减少。此外,根瓜在收获前应尽量少浇水,在盛瓜期应增加收获前后的供水量。
2.合理施肥,施全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物抗病能力。根据黄瓜需肥规律,采取配方施肥,防止植株早衰,硝酸铵、磷酸二铵等肥料交替施用。
3.实施合理密植。根据露地和保护地情况,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
4.及时进行工厂监管。整藤竖立时,应及时去除无侧枝的果实,并在每根藤掉落前及时打掉下部的老黄叶。为了平衡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应该疏掉一部分雌花。
三。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或40%杜邦“福星”乳油8000倍,每3-4天1次,共2-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