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生长发育的特点是: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上午,上午形成的光合产物约占全天总量的70%,其余在下午形成;光合产物主要在日落和前半夜运输到果实和生长部位;午夜后主要是呼吸消耗。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为60,335,470%。有利于霜霉病发生的条件是:空气湿度83%以上,温度153,335,425以下,温度15以下,25以上,或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下。黄瓜霜霉病四段变温防治法是将一昼夜分为上午、下午、前半夜和后半夜四个时段,将温度和湿度控制在有利于黄瓜生长但不利于病害发生的范围内。
(1)早晨温度控制在28-30,湿度控制在60,335,470%。这种环境有利于黄瓜的生长发育,限制了霜霉病的发生。
(2)下午逐渐降温至20335425,湿度保持在60%左右。这种环境的温度条件虽然不能抑制霜霉病,但湿度低,不利于霜霉病的发生。
(3)前半夜温度会平稳下降到1——15,湿度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逐渐增加。霜霉病的发生受前期低湿度和后期低温及温湿度交替的抑制。
(4)午夜后温度应控制在11-13,湿度一般可达90,335,495%。较低的温度不仅可以抑制霜霉病的发生,还可以减少呼吸消耗。上述温度调节主要通过控制空气释放来实现。前期注意“底风”和“跨堂风”,但在硼肩处放顶风或放风。通风窗面积不应小于棚膜面积的10%。后期气温高的时候,为了增加通风,可以同时放出顶风和底风。这种方式散热快,温度分布比较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