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韭菜容易发生灰霉病,严重时会减产30%以上,韭菜的食用和商品性能下降。发病后,叶片两侧逐渐产生浅灰褐色至白色斑点。增大后为椭圆形或梭形斑,相互融合成大的死点。棚内湿度高时,发病部位产生灰色或灰绿色的霉层。有时,残茬的切口呈半圆形或倒三角形向下腐烂,病部表面长出一层霉菌。空气湿度在85%以上,温度在15~ 20之间,温暖潮湿的条件有利于本病的发生。
无污染控制措施:
1.选择抗病品种。宽叶抗病品种如剧雪、791、青雪、汉青、嘉兴白根等。狭叶耐寒抗病品种如铁线苗、柯美1号、黄苗、中久2号等。
2.加强现场管理。使用少量水和经常浇水有助于提高地面温度。每次收获后,进行2 ~ 3次浅耕和培土,降低棚内湿度。适时放风,排湿。掌握收割时间,在低湿度、无露水的条件下收割。扦插后,先晾干根部,然后培土。及时清除病株和叶片,增加肥料,增强韭菜的抗病能力。
3.化学控制。每亩吸10%乳烟250克,或每亩喷10%塑粉1000克。也可以选择50%乳灵WP 1500-2000倍,40%丙烯WP 1000-1500倍,50% WP 500倍,50%甲基硫菌灵WP 500倍。发病初期,每7天控制一次,直至病情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