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草是危害小麦产量的重要害虫。麦田杂草贯穿小麦的整个生长期。在小麦生产中,大多数农民习惯在春季用化学除草剂除草,但近年来,许多人选择在冬季前开始除草。那么,为什么小麦要在入冬前除草呢?小麦冬前除草有什么好处?让我们来看看!
一、冬前防治杂草控制的两个关键时期
主要防除禾本科杂草,大约在11月上旬前,小麦长4-5叶,杂草一般长2叶1心,此时防除效果较好。
二、春季防治
阔叶杂草的主要防治时间为2月下旬至3月上旬,防治期宜早不宜迟。杂草防得太晚很难控制,小麦可能造成药害。
冬麦前除草的优点冬麦前除草是指冬至节气前(冬麦进入越冬期前)在田间除草。
冬季前除草有很多好处,原因如下:
1、草小,抗药性差,有利于药物的作用;
2、苗小易喷,叶间无重叠,药液可喷在杂草上,用量和用水量小;
3.对年后麦苗快速生长和下一茬作物没有影响。
麦田除草注意事项年前做好小麦除草工作,与我们农民朋友的钱袋子息息相关。
目前,小麦冬前除草已进入关键时期。特别提醒您选择合适的农药,掌握施药技术,根据气温、含水量、苗龄、草龄做好当前的除草工作。
1、小麦4叶以前和拔节后不打除草剂
麦田大部分除草剂在4叶后施用,小麦拔节期停用。第四叶期之前,小麦娇嫩,能力弱,容易发生药害。拔节期后,小麦进入孕穗期,这也是其一生中脆弱而关键的时期。此时除草剂容易引起药害,有时会导致小麦的果穗变形或畸形,严重影响最终产量。除了氯氟吡氧乙酸类除草剂,拔节后可以用一半,其他除草剂尽量不要尝试!
2、日平均气温低于8度不用除草剂
除部分除草剂(氟磺草胺,更耐低温)外,一般除草剂在低温天气下效果不佳,易发生药害。因此,每日气温在8度以上时使用该药为佳。温度越高,除草效果越好。因为杂草吸收光线,生长旺盛,气孔开放,容易吸收水分和药液,而温度低时则相反。
3、干旱天气不用除草剂
除了温度,还要掌握土壤的湿度。旱情严重时,要抓住麦田浇水的时机,及时施用除草剂,保证除草剂的药效。大多数除草剂都需要一定的土壤水分,40%-60%的土壤水分有利于除草剂发挥药效。
4、小麦苗弱、根系裸露时不用除草剂
冬小麦田一般会秸秆还田,地块比较松。如遇异常天气年份(如暖冬、干旱),小麦根系可能过于疏松,无法深植,或部分根系裸露。这样的小麦容易造成缺水,敏感脆弱。如果这个时候使用除草剂,很容易对小麦造成伤害。
5、小麦发生病害时不用除草剂
近年来,小麦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等种传或土传病害频繁发生,病麦抗性极低,一旦发生药害不易恢复。所以一般不建议在小麦病重的地块使用除草剂,第一步是治病壮苗。
6、大雨前后及冷空气到来前不要使用除草剂
暴雨前后和冷空气到来之前使用除草剂,一方面影响除草效果,另一方面容易引起药害。霜冻、雨雪、冰雹、寒流等恶劣天气禁止使用除草剂。这些都是灾害性天气,尤其是晚春寒冷前的7天。冬天用药要多注意天气预报。
7、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使用前、后7天不打除草剂
众所周知,玉米田使用除草剂需要7天,麦田使用除草剂至少需要7天。其他人
除草剂使用时一定要喷洒均匀。如果有漏喷或少喷,杂草处理不均匀,防除效果差。其次,切记不要复喷,会造成小麦黄化,容易造成除草剂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