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羧氟草醚类除草剂是原卟啉氧化酶的抑制剂,适用于小麦、大麦、花生、大豆、稻田除草。乙羧氟草醚一旦被植物吸收,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会有效。这种化合物与分子氯反应生成四吡咯,一种对植物细胞有毒的化合物,积累并起作用。在积累过程中,植物细胞膜完全消失,然后细胞内容物泄漏。
乙羧氟草醚的防治对象:
本产品适用于小麦、大麦、花生、大豆和稻田除草。
它可用于控制阔叶杂草,特别是猪殃殃、婆婆纳、堇菜、苍耳和甘薯杂草。
毒性:对人和动物毒性低。大鼠急性口服LD501500 mg/kg,家兔急性经皮LD505000 mg/kg。对皮肤和眼睛有轻度刺激。对鸟类毒性低。对鱼类毒性低。没有慢性毒性问题。
乙羧氟草醚的注意事项:
1.是苗后触杀除草剂,用量是通过科学实验总结出来的。不要随意增加剂量。喷洒后,当温度过高或过多的化学物质局部接触到作物上时,作物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灼伤斑。因为没有内部吸收传导作用,经过10-15天的恢复期,作物完全恢复,不会造成减产,反而会起到增产的作用。
2.使用正确的农药施用技术。人工施药时,选择扇形喷头,沿垄施药,不要左右摆动农药,避免重复施药造成严重药害。
3.田间杂草种类对药效有很大影响。剂量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敏感杂草可采用推荐剂量下限。
4.它只能在光照条件下有效,所以应该在晴天使用。
发芽前施用乙羧氟草醚对敏感双子叶杂草也有一定活性,但用量必须比发芽后高2-10倍。这种杀虫剂对控制窄叶或多年生杂草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