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斑病是玉米的一种常见病害,近年来在富民县发生严重。接下来我们来回顾一下近年来富民县玉米灰斑病的发生情况。
2008年,县农技推广所对我县7个乡镇不同海拔种植的玉米品种进行了广泛调查,从苗期到成熟期进行了全程监测,基本摸清了我县玉米灰斑病的发病规律如下:
玉米发病始于8月初抽雄前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玉米发病达到高峰。玉米品种间抗性存在差异。近年来,随着种子市场的逐步放开,玉米品种多、乱、杂,一些感病玉米品种被引入我县。我县主要栽培的玉米品种,如云瑞系列、海河系列、惠单4号、陈曲3号、长城799、玄黄单2号、4号、5号等,抗性均有所下降,各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在栽培管理措施上,栽培密度过高,玉米植株过密遮荫,不施基肥和磷钾肥,偏施氮肥,使粗放管理地块的植株抵抗有利病害的发展。灰斑的发生明显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尤其是湿度。生长期高温高湿,长期持续阴雨暴雨,适宜疾病的发生和流行。病害多从下部叶片发生,逐叶向上发展,多发生在气候温暖潮湿、雾天较多、连年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的地区。
玉米灰斑常夹杂大小斑。一般病田产量损失可达10 ~ 20%,严重病田可达30 ~ 50%。一些超重的田地可能导致歉收,对以玉米为主要作物的山区的粮食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所以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