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黄萎病对茄子产量危害极大。
第一,疾病的症状。茄子黄萎病多发生在茄子坐果后,盛果期发病株数剧增。发病初期,植株中下部叶脉或叶缘变黄卷曲,逐渐向上发展,使一半枝叶变黄死亡,果实长时间不刚硬。所以也叫半疯。严重者全株枯死,叶片干枯脱落,成为光杆。如果剥去根和茎的皮层,可以看到维管束变成褐色,所以也叫黑心病。
第二,发病条件。茄子枯萎病的严重发生与致病因素、气候因素和栽培因素密切相关。
1.致病因素:茄子黄萎病是土传病害,土传细菌是病原菌的主要来源。黄萎病菌以菌丝体、厚垣孢子和假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一般可存活6-8年。病原菌主要从根伤口侵入,也可从幼根皮层和根毛侵入,并在植物维管束中繁殖。所以,如果连作或连作,土壤含菌多,病害严重。尤其是每家房前屋后的小菜园,基本都是连作茬和邻茬种植,所以病害比较严重。
2.气候因素:温度是影响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是低温病的主要因素,一般20-25的温度有利于发病;从种植茄子到开花,日平均气温低于15的天数越多,发病越早、越严重。当温度高于28时,病害得到抑制。
3.栽培因素:重土、盐碱地、连作和重茬、偏施氮肥、粪烧根、定植伤根、过稀栽、中午烈日下栽苗、土壤开裂等病害都比较严重。特别是在寒冷的天气,浇水容易引起黄萎病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