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冬季来临前的试管技术:
(一)查苗补种,移密补稀。
小麦出苗后,要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做好查苗工作,及时补播缺苗断垄地块。补种时间越早越好。为了促进小麦早日出苗,在补种前要使种子发芽,并补种原品种的种子,防止品种混杂。小麦三叶期后可移栽苗片,栽植深度应“上不埋心,下不露节”。种植后,浇水,以利于生存。
(二)因地制宜,分类管理。
对于含水量好的晚播弱苗,一般在入冬前不用追肥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影响幼苗生长。浅锄可进行2-3次,以疏松土壤,提高温度,保持含水量。对于一些前期降水较少的地区,如果播种前没有土壤墒情,目前土壤墒情较差,要抓紧浇分蘖水,在入冬前培育壮苗。浇水后要注意及时锄地,增加温度,保持土壤水分。对于整地质量差、地表多、秸秆还田量大的麦田,可在冬前和越冬期间碾压1-2遍,然后轻锄,碾压土地,巩固裂缝,稳定土壤,使小麦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增加和保护土壤水分,从而促进根系发育。对于深播地块,要及时还土清树,薄盖土层,保持分蘖节在地面以下1-1.5厘米,促进早期分蘖,在入冬前形成壮苗。对旺长的麦田,要控制地上生长,冬前培育壮苗,防止越冬期低温冻害和后期倒伏,主要采取化控抑等措施。
(3)冬季做好浇水,并酌情追肥。
越冬水可以防止小麦冬季冻害杀苗,为来年蓄水,做到冬水春用,春旱早防,是保证小麦越冬的重要措施。一般麦田,特别是悬根苗,以及耕作粗放、留茬多、秸秆还田的地块,要用越冬水浇灌。但在墒情较好的旺麦田,可以不浇越冬水,控制春季旺长。越冬浇水时间要因地制宜。对土壤肥力差、施肥不足、群体小、长势差的弱苗麦田,可在11月下旬提前浇水越冬,结合浇水追肥促进生长;一般来说,对于苗情旺盛的麦田,当天平均气温降至5左右,晚上结冰,白天消失时,浇越冬水。前期高温浇水会促进生长,后期地面会冻坏麦苗。有必要在麦田结冰前浇完冬天的水。越冬浇水应在晴朗的早晨进行,水量不宜过大,但要浇透。浇水后第二天完全渗入土壤为宜,切忌水淹。浇水后要注意及时锄地,打破土壤板结。
(4)防治病虫草害,化学除草。
近年来,地下害虫对小麦苗期的危害越来越大,应注意及时防治。要密切关注红蜘蛛、地老虎、麦蚜、灰飞虱、纹枯病、全蚀病等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时做好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同时要注意化学除草。化学除草省工、省时、省力、效果好。小麦3叶后出土的杂草大多个头小,抗药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