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种麻膜,不用浇水,不用喷药,苗壮包装好,绿得快。关键是不要掉角。不用补苗,节省了人工成本和大量的苗。今年在150亩土地上用了这个膜,投入不多。我明年会用的。”站在田间,黑龙江红兴隆农垦总局友谊农场职工孙志国兴奋地告诉记者。
今年,由农业科学院大麻研究所和全国大麻产业技术体系共同主办的“机插水稻大麻育苗膜育苗技术现场观摩交流会”在黑龙江省红兴隆管理局友谊农场举行。
来自北京、黑龙江、吉林、湖南、安徽等12个省(直辖市)的农业科研院所(学校)、国家麻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相关岗位的专家学者和农业推广人员齐聚一堂,交流各地麻秧膜稻机插秧技术示范推广经验,观摩麻秧膜取、运、机插秧示范。
据悉,我国常年水稻种植面积超过4.5亿亩,机械插秧易散秧、漏秧、效率低、秧苗素质差,是长期以来制约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几大瓶颈。农科院大麻研究所历时10余年研发的大麻育苗膜及其在水稻机插育苗中的应用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2014年,农业部组织的一个专家组对这项研究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大麻育苗膜适用于机插水稻秧苗,秧苗根系发达,生命力强,包装牢固。提秧、运秧、装秧和机插的效率大大提高,漏插少,无需补秧;秧苗插田后返青快,分蘖早,水稻产量明显增加。同时,由于大麻育苗膜在田间可以降解成有机质,可以培肥土壤。
据农科院麻所研究员、麻秧膜科研技术负责人王朝云介绍,麻秧膜是以麻纤维为主要原料,用环保粘合剂铺在秧盘底部。具有良好的包装、保水保肥、通气增氧效果,在苗土底层营造适宜水稻根系生长发育的水、肥、气平衡环境,促进秧苗根系生长发育。大麻育秧膜水稻育秧机的实施,每亩水稻将增加投入成本10元左右,但在减少秧苗损失、补秧人工成本、增效增产等方面,每亩可节本增效110-160元。
目前,该技术已在湖南、黑龙江、湖北、江西、广西、安徽等10多个省市进行了大规模示范应用。累计推广面积2000万亩。
这是黑龙江引进的大麻育苗技术。想解决更多问题,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号:(huobao3456tv),留言回复你想了解的植保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