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室黄瓜生产中,根据叶片的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等来判断黄瓜的生长发育情况,并据此进行科学管理,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值得在生产中大力提倡。黄瓜叶片反映的生长势随生育期而异。今天就来介绍一下温室黄瓜观叶管理的技术措施。
大棚黄瓜不同情况下叶子的特征
1.温室温度低,土壤湿度大时:黄瓜叶片大,叶片膨大起皱,叶缘向后卷曲,叶脉细而轻。
2.温室温度高、土壤湿度大时:黄瓜叶片薄,颜色浅绿,叶尖长而大,叶片伸展不均匀且略呈勺形,叶柄长而下垂,质地脆嫩或纵裂,易折断。
3.温室温度低,土壤干燥时:黄瓜叶片小,深绿色,生长缓慢,叶片向一侧扭曲,像病毒病的症状。
4.温室温度高,土壤干燥时:黄瓜叶片大,颜色黄绿色,无光泽。有时叶缘周围出现一圈黄绿色,茎尖和顶端不舒展。
5.棚内土壤施肥过多时:上部叶片小,叶缘卷回伞状,生长点不舒展,叶片深绿色。
6.当棚内施用大量未熟有机肥,引起氨中毒时:黄瓜叶片边缘叶脉间出现水浸痕,先软化后枯萎,再变成灰绿色。
7.当棚内空气湿度过高,叶片蒸腾受到抑制时:清晨可见到叶片边缘呈热水状,有许多多边形或圆形的水浸斑,以后症状会逐渐消失。
8.温室黄瓜温湿度控制要求:苗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2~25,夜间温度保持在15~18,田间持水量为85 ~ 90%;开花结果期:通风、减湿、防病,白天温度25~29度,不超过35度;夜间保持在18~22度,不低于13度,相对湿度在75%左右。用气雾剂熏蒸预防疾病。
大棚黄瓜看叶管理技术措施
1.苗期:叶片下垂,颜色变绿或子叶边缘变白,向上卷曲,是温室内气温骤降所致。根据天气变化,尽早做好保温防寒工作:白天温度保持在22 ~ 25,夜间温度保持在15 ~ 18,在保证温度的同时控制棚内湿度。
黄叶是由于土壤缺水或过量施肥引起的生理性缺水。需要适当浇水,使土壤田间持水量保持在85% ~ 90%。
二、开花结果期:叶片皱缩,叶肉变厚,叶片淡黄无光泽,这是温室温度低造成的。严重时叶缘变白。应加强保温,白天温度保持在25 ~ 29,夜间温度保持在18 ~ 22。温度不能低于13,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同时,要多次耕作,施用腐植酸钾肥料,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使植株健壮。
三、黄瓜出芽前期:叶片向上卷曲,边缘呈淡黄色,这是由于棚内温度高,空气湿度过大造成的。及时进行通风、降湿、防病,增加灌溉水量,保持温度在35以下,湿度在75%左右。
如果叶片变大变薄,节间变长,多是棚内温度高、湿度大、光照弱造成的。除了通风减湿,还可以在温室后墙上挂一个反光帘,增加温室内,尤其是后面的光照强度。
4.连续阴天后突然放晴,植物的叶子突然失水枯萎。这是由于草帘突然打开,加剧了光合作用,以及供水不足。放置草帘时,您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