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的开花结果期是植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齐头并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管理非常重要,因此温室草莓生长过程中必须进行科学管理。只有这样,草莓才能长得更好更快。那么如何管理温室草莓的花期呢?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大棚草莓的开花管理技术。
大棚草莓花期如何管理
调控温湿度
草莓的花期对温度非常敏感。当温度超过30时,花粉萌发率下降。当夜间温度降到0以下时,雌蕊会被冻僵。
出芽后:白天25~28,夜间8~12,不得低于6。
开花后:白天温度23~25,晚上7~8。
果实膨大期:白天20~25左右,夜间8~12,不能低于5。
气温在5左右时覆盖中棚,气温在0以下时用小棚膜覆盖。如遇低温、暴晒,应及时采取补光、升温措施。
湿度篇
棚内空气湿度应保持在40%左右。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授粉质量,进而影响草莓的开花坐果。
每天中午左右做新风,灵活掌握新风出口的大小和时间,不要因为除湿而影响棚温。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多雨多雪的时候,虽然棚内湿度大,但是需要保暖,所以只能在中午的时候放出去一小段时间。
适量施肥补水
草莓植株在开花结果期需要更多的磷、钾肥,但氮肥同样重要。氮肥可以防止植株早衰,增加中后期产量,但要注意施用量,过量施用氮肥会使草莓茂盛。同时要注意磷肥的用量,过多会造成果实光泽度差。
因为草莓的根系集中在15cm土层,小高垄栽培容易缺水,要注意结合施肥补充水分。在合适的范围内,土壤含水量大时,果实含水量也大,果实光泽度好。
在开花结实期,视植株生长和开花结实情况,可采用少量多次追肥,一般3~5次追肥。草莓不能耐肥,所以施肥浓度不能太高。在两个施肥时期,灌溉以滴灌为主。
在根部喷施一些含有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的高纯度磷酸二氢钾(磷、钾的源池),可以提高草莓果实的品质和产量,草莓的颜色和硬度,同时可以增强植株的抗病性和抗逆性。
提高授粉效果
在草莓的促成栽培中,一颗草莓的花期为4-5天,花期温室内风力较弱,外界的昆虫无法进入。借助风给草莓授粉已经不可行,人工授粉容易错过良好的授粉时机,导致授粉效果不佳,座果率低或畸形果率高,导致草莓品质下降,产量降低。
目前熊蜂授粉较好,熊蜂活动旺盛,在相对较低的棚温下仍可采集花粉,3个棚配一箱熊蜂,棚间交替放置。
一般放蜂时间是草莓开花前7-8天。把熊蜂蜂箱放在温室里,让熊蜂在开花前适应温室里的小气候和环境。蜜蜂放飞后,应喷洒对蜜蜂低毒的农药,并将蜂巢移出棚外3天以上。
加强栽培管理
除去老叶、侧芽和匍匐茎。
草莓的开花结果期虽然以生殖生长为主,但新叶会不断出现,老叶会陆续形成。
老叶抑花物质较多,养分消耗大于光合积累。与此同时,旺盛植物的侧芽在
高级次生花序容易发生性不稳定。开花后去除一定量的高级次生芽和小果,不仅可以降低畸形果率,而且有助于植株集中营养,用于低级次生花和果实的发育,从而增大果实大小,提高整齐度。
一般强势植物在顶生花序保留8~10个果实,在侧生花序保留5~7个果实,疏除多余的弱芽。
疏花疏果
草莓开花结果期的病害主要有灰霉病和白粉病等。阴雨天气要注意控湿防病,选择对症药剂进行防治。
农药:丁香酚、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等。可以选择。
化学品:肟菌酯、肟菌酯、嘧菌酯、嘧菌酯等。可以选择;这些药剂可同时治疗上述两种疾病,连续喷洒2~3次,间隔7天/次。
主要害虫如蚜虫、红蜘蛛、蓟马等,在发生初期应及时阻断。
蓟马、蚜虫:喷洒苦参碱、除虫菊素等。
红蜘蛛:苦参、印楝素可与联苯双酯、三氟氯氰菊酯、噻螨酮等低毒化学农药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