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指南


各市(州)农(农牧)、农村局:

为全面推进“鱼米之乡”创建工作,切实做好水稻养鱼综合生产技术指导工作,现印发第《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指南》号,请结合实际执行。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稻渔综合种养生产技术指南〉的通知》(农办语[投饵量为虾体重的1~3%,每次投喂的饲料量,以2小时吃完为宜。超过2小时应减少投喂量。每天早上6~7时和下午5~6时,点状或线状投喂在平台或边坡处。一般在初春季节小龙虾体质较弱,可适当使用一些优质配合饲料,也可投喂诱食性好的鱼肉、蚯蚓等动物性饵料或高蛋白的豆浆,可适当提高投喂频率。如遇春季气候急剧变化导致应激时,可适度降低常管理。坚持每天早晚巡查,主要观察扣蟹摄食、活动、蜕壳、水质变化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3.病害防治

(1)降低密度。待春季气温回暖,需及时分塘,降低密度。扣蟹暂养至水稻插秧后应及时起捕投放,避免暂养区内密度过高诱发疾病。

(2)增加溶氧。暂养区可根据实际条件增加微孔增氧等设施,提高水体溶解氧含量。

(3)合理投喂。根据养殖密度适量投喂,既保证饵料充足,又要防止过多投喂影响水质。

4.苗种及投入品运输

(1)苗种运输。运输期间要注意选择合适天气及保持适宜温度,尤其是在不同地方购买蟹种需长途运输,更要注意运输中的温度,避免温差过大。

(2)饲料等渔需物资运输。应早做准备,预留1~2周的使用期限进行采购。运输时注意消毒,必要时选用84消毒液对饲料等的外包装、渔业机械、网具和车辆进行消毒,对特殊动保产品外包装选用75%酒精进行抹擦清洁消毒。

5.捕捞

性成熟季节,利用蟹上岸习性徒手捕捉;或待傍晚成蟹绕沟爬行时用丝网或地笼横拉鱼沟张网捕捉;或放干田水捕捉。

(四)稻鳅综合种养

1.田间工程

一般采用“边沟+鱼凼”形式,稻田中间可开挖十字沟。进排水口是泥鳅可能逃跑的主要部位,必须做好防逃措施。沟凼的开挖,主要根据稻田放养泥鳅的规格和数量以及预期产量而定,要做到暂养沟(池)、鱼沟、田间沟沟沟相通,“三沟”面积以占种养总面积的5%左右为宜。稻田养鳅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是能否做好防逃工作,除进排水口外,应在埂基四周埋设防逃网片,可采用20~25目的聚乙烯网片,埋入土下15~20cm,防止泥鳅钻洞逃逸。田埂及进排水口工程与稻鱼综合种养相同。

2.泥鳅放养

(1)放养密度。秧苗移栽7~10天后,放养泥鳅苗种,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每亩放养40kg规格为250~350尾/kg的鳅苗,适当搭配规格为100~150g/尾的鲢、鳙。

(2)饲料投喂。要坚持“四定”原则,每天2次,早上9时和下午5时左右各一次,饲料投在鱼沟中设置的食台上,具体投喂量根据天气、温度、水质、泥鳅活动情况进行适时调整。配合饲料投喂量以泥鳅总体重的1.5~3.5%为宜,可上午投喂日饵量的40%,下午投喂日饵量的60%。

(3)密度控制。随着泥鳅不断生长,总的原则是尽量降低泥鳅养殖密度,应根据市场行情,不断捕捞出售,养殖密度不超过1~2万尾/亩。

(4)水质调控。春季天气不稳定,导致水温变化较大,水质调控非常关键。随着天气渐暖,温度回升,要注意控制水位,保持田面水位30~40cm,鱼沟水位130~140cm。及时施肥,有机肥料必须充分发酵和消毒,做到少施、匀施、勤施。晴天上午施肥好,不在阴天、雨天施肥。一般每亩可施充分发酵有机肥30~50kg。

(5)日常管理。每天坚持巡田,注意泥鳅的活动、摄食等情况,及时捞取病死泥鳅,防止其腐烂影响稻田水质,传染病害。观察防逃网外有无泥鳅外逃,发现后要及时检查、修复防逃网。根据剩饵情况调整下次投饵量。

3.病害防治

(1)疾病预防措施。尽量降低存塘泥鳅养殖密度,如果稻田水质条件不好,又没有增氧设备,应控制密度在0.5万尾/亩以下。配备有增氧设备的稻田,应及时开启增氧机,每天开机时间4小时以上。合理投喂饲料,投饵1小时后及时观察饲料被泥鳅摄食情况,如有饲料剩余,及时调减饲料投喂量,防止剩余饲料影响水质。

(2)科学合理用药。应坚持预防为主原则。一般稻田养殖泥鳅,较少发生病害,但春季仍是病害易发季节。可半月对稻田水体进行一次消毒,或在饲料中拌喂微生态制剂,增强泥鳅抗病能力。

(3)防治鸟类敌害。泥鳅是许多鸟类的天然饵料,稻田水浅,泥鳅易被捕食,若鸟类数量较大,可将稻田浅水区域的泥鳅捕食殆尽,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因此要特别注意防范。

4.苗种及投入品运输

(1)做好苗种运输。插秧前后应及时采购苗种,提倡带水操作运输,使泥鳅应激反应降到最低。使用泥鳅专用箱运输,每只箱子存放泥鳅苗种10kg,加水8~10kg。长途运输的苗种经过停食锻炼后再运输,过程中保持水温稳定,溶氧充足。

(2)做好饲料等渔需物资运输。提前做好饲料等渔需物资的运输计划,注意防水、防湿。可选用84消毒液对饲料的外包装、渔业机械、网具和车辆等进行喷雾消毒。

5.捕捞

(1)诱饵笼捕。在地笼中放入泥鳅喜食的饵料,如动物内脏、蚯蚓、炒香的麦麸、米糠等,待大量泥鳅进入地笼中时起笼即可。

(2)抄网捕捞。在割稻前,当田水放干后,泥鳅聚集到鱼凼中时用抄网捕捞,钻入泥中的泥鳅用铁锹挖出。

(五)稻鳖综合种养(中华鳖)

1.田间工程

(1)开挖沟凼。沟沿田埂内侧50~60cm处开挖,宽300~500cm,深100~150cm。凼位置紧靠进水口的田角处或一侧,形状呈矩形,深度100~120cm,四周用密网或聚氯乙烯(PVC)塑料设置围拦,围栏向凼内侧稍倾斜。凼埂应加固,并高出稻田平面10~20cm。防逃设施可选用砖墙、铝塑板、彩钢板等材质,将鱼沟外侧围拦,高出埂面50~60cm,围栏竖直埋入土中15~20cm,四角处围成弧形。

(2)搭建晒台、食台。根据中华鳖的习性,需在鱼沟中每隔10m左右放置一块竹板或木板作为中华鳖的晒台。食台宽60~80cm,长150~180cm,一端固定在田埂上,另一端没入水下10~15cm,坡度约为15°。食台数量根据田块大小而定,一般安放2~4个食台。

2.苗种放养

(1)苗种选择。可选择国家审定新品种或适合本地区养殖、抗病力强、生长较快、受市场欢迎的中华鳖优良品种。

(2)苗种放养。一般在5月上、中旬开始放养,如果放养时水稻还未插秧或返青,可先放入沟凼,之后再移至大田。在中华鳖投放前10~15天,用生石灰化水按100kg/亩趁热泼洒,也可用1%聚维酮碘溶液或0.3mg/m3强氯精替代消毒。中华鳖放入前先用15~2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15分钟。每亩放养规格为400~600g/只的中华鳖100~120只,或规格为150~300g/只的中华鳖200~300只,适当搭配规格为100~150g/尾的草鱼、鲢、鳙3kg。

(3)饵料投喂。天然饵料一般不能满足鳖的生长,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水温低于22℃时不应投喂饲料,水温达到并稳定在28℃,不超过35℃时,要加大投喂量。日投喂量占体重的2~3%,小规格鳖种适当加大投喂量。日投喂两次,上、下午各一次。

3.养殖管理

(1)水质调控。随着气温回暖,当水体温度升至20℃左右时,多数中华鳖开始苏醒,应及时换水消毒。

(2)饵料投喂。对于刚越冬苏醒的中华鳖,重在恢复体质。待水温维持在22℃以上时,投喂少量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的新鲜动物性为主的饵料或蛋白质含量45%以上的中华鳖人工配合饲料。每千克饵料中可加入复合维生素2g或适宜的免疫增强剂,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投喂量不宜过大,投喂次数也不宜过多,待气温基本稳定和鳖身体机能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再按正常的喂养方式和投喂量进行喂养。

(3)日常管理。应定时巡查,每天两次以上,测量池水温度,观察中华鳖活动情况,保持沟凼水深130~150cm。

4.病害防治

春季天气不稳定,刚苏醒的中华鳖极易被病原菌侵染,爆发腐皮病、水霉病、氨中毒症、暴发性出血症等。日常管理中必须坚持“防重于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置”,做好病鳖隔离,切断传播途径,从根本上解决病害的流行,避免经济损失。

5.捕捞

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开始捕捞成鳖。未达到上市规格的集中到暂养池中作为来年鳖种继续养殖。一般采用灯光诱捕和干塘捉捕的方式进行捕捞。

查看更多:
  • 种植方法
  •  
  • 种植技巧
  • 更多栏目最新
    米兰花掉叶子怎么办
    米兰花掉叶子怎么办
    家里种的稻兰花叶子很容易变黄。造成稻兰花叶片脱落的原
    农作物防冻的方法
    农作物防冻的方法
    如果作物歉收,产量会严重减少,有些作物甚至会歉收。让我们
    菖蒲的繁殖方式
    菖蒲的繁殖方式
    菖蒲(学名:菖蒲):又名菖蒲、藏菖蒲,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
    水稻秧田管理技术
    水稻秧田管理技术
    水稻秧田应加强温度、水分和通风管理。原理是防止因棚内
    夏玉米播种的注意事项
    夏玉米播种的注意事项
    粮食大作物玉米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重
    水稻三大病害防治
    水稻三大病害防治
    作为水稻,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它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